為規范短期健康險市場,銀保監會近日下發《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通知》擬對一年期以內的短期健康險產品的設計、續保、停售、理賠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明確不得虛高保額、不得“保證續保”、不得隨意停售、不得無理拒賠等。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最熱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是保費幾百元保額卻達數百萬的“百萬醫療險”,此類產品的說明中大多含有“保證續保”等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條款。
所謂短期健康保險,是指向個人銷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市場上常見的保費低至數百元,保額卻高達100萬、300萬、600萬的百萬醫療險即是短期健康險。百萬醫療險通常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從購買到支付保單只需短短幾分鐘。
可續保不等于“保證續保”
短期健康險的續保問題是目前頗受業內外關心的問題。《通知》明確,對于含續保責任的產品,應當在保險條款中明確表述為“非保證續保”條款。保險期間屆滿,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本產品,交納保險費,并獲得新的保險合同。保險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條款、宣傳材料中使用“連續投保”“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易與長期健康保險混淆的詞句。
2019年末,銀保監會最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也明確指出,一年期及以下短期健康險不得保證續保,財險公司只能經營短期健康險。
記者發現,國泰、眾安、泰康在線以及微信微保、支付寶螞蟻保險中的許多在售短期健康險產品,在條款表述中都有承諾續保的表述。比如支付寶“好醫保”上銷售的中國人保壽險的一款防癌醫療險,癌癥醫療保險金額200萬,保障期限1年,產品保障詳情里就寫著“6年保證續保”。《通知》正式出臺前,此類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都面臨整改。
不得隨意停售短期健康險
《通知》的另一個關注點是短期健康險的停售問題。
《通知》擬規定,保險公司不得隨意停售在售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侵害保險消費者權益。保險公司停售短期健康保險產品的,應當將停售的具體原因、具體時間,以及后續服務措施等信息通過公司官網、銷售渠道,以及報刊、即時通訊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披露告知保險消費者,并為已購買產品的保險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內繼續提供保障服務,在保險期間屆滿時提供必要且合理的轉保服務。
保險公司主動停售保險產品的,應當至少在產品停售前15日披露相關信息。保險公司因產品設計存在違法違規等問題被監管機構責令叫停的,應當于監管叫停之日起3日內披露相關信息。
此外,在產品設計方面,《通知》擬規定,保險公司開發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應當在保險條款中對保險期間、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費繳納方式、等待期設置、寬限期設置、保險金額、免賠額、賠付比例、理賠條件、退保約定等進行清晰、明確、無歧義的表述。
在規范定價方面,《通知》擬規定,保險公司應當科學合理確定短期健康保險產品價格。產品定價所使用的各項精算假設應當以經驗數據為基礎,不得隨意約定或與經營實際出現較大偏差。保險公司可以根據不同風險因素確定差異化的產品費率,并嚴格按照審批或者備案的產品費率銷售短期個人健康保險產品。
平安健康險相關負責人認為,從整體來看,《通知》征求意見稿旨在規范短期健康保險的產品銷售、運營以及定價。一方面,增加產品的透明度,更大程度上避免侵害消費者利益,對于行業亂象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同時也對保險公司的產品開發能力、精準定價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當前的健康險市場主體謹慎考慮,如何具備專業的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