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1月1日兩部委下發的網售電子煙禁令,盡管各大電商平臺起初的表現并不積極,但電子煙企業終究沒能熬到雙11。
11月7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平臺從即日起將下架電子煙相關產品,禁止電子煙相關產品的銷售及廣告投放。今日凌晨淘寶(天貓)也開啟了整治行動,目前已屏蔽“電子煙”關鍵詞搜索,并批量下架相關商品。截止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發稿,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等均全面下架電子煙。
監管加碼讓網售電子煙“斷電”
在強監管下,網售電子煙被強制“斷電”。5日晚間,國家煙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重點地區煙草專賣監管部門正在與相關執法部門聯合約談主要電商平臺,督促其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下架電子煙產品,并將采取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在此之前,天貓和京東平臺上的電子煙依然在售,雙11的促銷活動也未暫停。
業內人士指出,這本是“千煙大戰”迎來的第一個雙11,關注度最高、銷量最大的兩大電商平臺不會就此輕易放棄電子煙這塊大蛋糕。
“關于雙11的售賣情況暫時沒有接到相關通知,目前您可以正常購買且享受售后保障,請您不用擔心。”悅刻天貓旗艦店的客服曾在《通告》下發兩日后,仍對記者表示不影響網上購買有關電子煙產品,并給出了一張30元的優惠券。
先頂風扛過這個“雙11”,曾是電商平臺和各大電子煙品牌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不過,在煙草專賣監管部門與相關執法部門聯合約談的壓力下,主要電商平臺開始陸續下架電子煙相關產品,屏蔽“電子煙”等關鍵詞。
5日晚間,京東屏蔽了“電子煙”及部分電子煙品牌的關鍵詞搜索。6日,京東全面下架了所有電子煙店鋪和產品。6日晚間,一些微信公眾號后臺收到“自查電子煙銷售和發布電子煙營銷內容的通知”,要求在7號零點前,撤下電子煙購買入口,否則可能做封號處理。7日,阿里巴巴宣布即日起平臺下架電子煙產品。
截止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發稿,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等均全面下架電子煙,電子煙行業可能真的迎來了“電商絕唱”。
線下成本攀升電子煙戰局突變
高調沖刺,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在互聯網里找流量,曾是電子煙行業十分流行的玩法。由于天然流量優勢,線上渠道曾是電子煙品牌廝殺的主陣地。今年2月,多路資本殺入電子煙行業,其中,既有攜3億多粉絲流量的自媒體聯盟推出“靈犀LINX”,也有一直站在風口浪尖的互聯網公司推出 “FLOW福祿”。
線上渠道的被禁,讓互聯網玩家的這一優勢瞬間被拉平。啟宸資本投資副總裁趙楊博表示,目前電子煙品牌突圍一共有三條路。一是花大錢砸在營銷上,通過營銷的方式讓用戶獲得對產品的認知;二是把自己的利潤壓縮得極低,甚至賠錢先去搶占渠道;三是沉下心來做產品,通過產品的品質來打品牌,但目前絕大多數品牌走的都是第二條路。
有電子煙品牌商表示,電商平臺全面禁售電子煙,將使得電子煙的線下成本進一步攀升。鉑嵐電子煙創始人兼CEO孫海銘曾用“235”來形容電子煙產業鏈的利潤分成模式。“品牌利潤20%,貿易商利潤30%,終端利潤50%。國內市場,大致如此。”這意味著,進入流通環節的電子煙,利潤的80%都分給了渠道。
“夜店、網咖游戲廳、便利店、數碼產品店,是電子煙終端零售的主要線下渠道,但目前對電子煙的接受度也還不夠高。可能渠道商跑十家店,直接拒絕你的就有五六家。”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線上渠道被封,線下渠道無法順暢鋪開,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渠道商和代理商拿的貨沒辦法出貨,壓貨嚴重,只能燒自己的現金流。“小玩家以后入局的可能性更低,商場點位有限,各家都在爭搶。”
“資本能夠幫助到品牌的,只是給你錢,讓你養渠道。但最近幾年不管是線下便利店還是別的夜店等,進店費越來越高,市場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中小品牌和有特色的品牌,基本上就沒有太多的生存空間,越有錢越能夠鋪貨,搶占渠道,但是真正好的品牌,自己不太清楚自己的產品特點和用戶屬性,你是根本沒有方法和這些大的品牌和有拿資本錢的品牌做競爭。”趙楊博表示。
不過,也有電子煙品牌商認為,這是一個讓流量重新分配、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網絡禁售電子煙,頭部電子煙品牌受影響最大,其他中小品牌反而從中獲益,有了一次‘流量攔截’的機會。”某電子煙創業者表示,以前頭部電子煙的線上流量優勢對于他們這些中小電子煙品牌來說,近乎“降維”打擊,爭搶線下渠道雖然昂貴,但有機會通過各種線下活動讓用戶建立起對新品牌的認知度。(作者: 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