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補貼“斷奶”后新能源汽車怎么辦
全國政協召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雙周協商座談會委員熱議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應當堅持市場主導與政策扶持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與鼓勵探索相結合,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從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11月9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建言資政。10位委員和兩位企業負責人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技術創新、市場培育、政策支持、行業管理等作了發言。近50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踴躍發表意見。
隨著市場的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逐步下降,應用優勢逐步顯現,具備了到2020年財政補貼退出的條件,政策支持應轉向稅收減免、環保補貼、碳交易、金融創新和路權支持等方面。
“隨著市場的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逐步下降,應用優勢逐步顯現,具備了到2020年財政補貼退出的條件,政策支持應轉向稅收減免、環保補貼、碳交易、金融創新和路權支持等方面。”
“對2020年財政補貼完全退出的安排,需要進行深入科學的市場分析和綜合政策評估。”
“應當規范地方一些補貼和準入的標準,將擁堵治理和新能源汽車普及結合起來。”
……
11月9日,全國政協召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雙周協商座談會。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在2020年完全退出的問題,成為與會人員熱議的焦點。
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產銷量、保有量居世界首位,技術創新在全球處于并跑甚至領跑位置,一批整車和動力電池骨干企業茁壯成長,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猛的發展態勢,既得益于產業本身的市場潛力,也得益于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往往能獲得數萬元乃至十多萬元的優惠。然而,現在財政補貼退坡,到2020年將徹底取消,“斷奶”后的新能源汽車怎么辦?
對此,一些委員建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在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渡的關鍵階段,應認真總結經驗,查找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要優化財政補貼政策,提前明確補貼退坡時間節點,精簡補貼資金撥付流程。
產銷量和保有量占全球一半
2018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均占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依然巨大。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介紹說,恒大對175個城市484個社區的相關數據進行了統計。
從汽車情況來看,484個社區共有業主57.9萬戶,汽車56.7萬輛,基本是一戶一車。其中電動車4455輛,占比0.79%,足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市場很大。
在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看來,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應當以新能源汽車推動可再生能源革命。
歐陽明高認為,新能源汽車可以推動能源變革,而能源變革反過來也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全生命周期零排放。我國在風能和太陽能產業方面已建立起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瓶頸在儲能技術,而大規模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的普及應用是全球公認的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建議國家層面出臺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協調發展的相關政策,讓可再生能源系統與新能源汽車攜手走進億萬家庭,共同造就一個十幾萬億規模的大產業。
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們需要考慮,其中的‘強國’如何定義。首先技術上要不斷提升,保持先進水平。其次是兼顧不同層次汽車的生產,既要做好普通車,也要做好高端車。未來,電動汽車與智能化、自動駕駛緊緊聯系在一起。占領電動汽車制高點,是我們實現汽車強國夢的重要推手。”曾毓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