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0月28日電 “十三五”以來,山東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人數618萬人,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就業93.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
記者28日在山東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述消息。據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介紹,今年以來,山東省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沖擊,投資拉動、資金促動、政策推動效應持續釋放,總體呈現全面恢復、穩步回升、逐漸向好的特點。前三季度GDP增長1.9%,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7.7、2.1個百分點,增速比全國快1.2個百分點,呈現出短期強勁反彈態勢。其中,農業生產總體穩定,前三季度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2.0%,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夏糧、秋糧喜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有望再超千億斤。市場主體快速增加,前三季度達到163.2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60.5萬戶,增長14.5%。
在民生領域,當前,山東物價漲幅穩步回落、居民收入平穩增加。該省2020年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已步入溫和上漲區間;前三季度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2.5%和4.2%,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8和2.6個百分點。此外,食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分別增長18.1%、41.6%和35.3%。
“‘十三五’以來,山東省綜合實力實現跨越式提升,生產總值連續突破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和7萬億元,民眾生活實現根本性改善。”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周連華介紹說,該省累計減少省標以下貧困人口251.6萬人,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達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2019年,山東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較2015年末增加8894元,年均增長8.6%。物價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年均上漲2.3個百分點。
周連華介紹說,五年來,山東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逐步提升,每年向市場提供商品糧3500萬噸以上,累計創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28個,龍頭企業9600多家,家庭農場7.3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1萬個。2019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已降至2.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增至17775元和12309元,年均增速均高于同期城鎮居民。(郝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