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丹娜絲和其衍生南海低壓分析】未來兩個系統都是北上路徑,細節變數三個,一個是自己強度導致引導層高度變化,一個是副高是否有所西伸,還有一個是兩者是否有互旋作用。丹娜絲一旦強度發展,可能比預期還有略西偏,而南海低壓大概率是向東調整,登陸臺灣的概率下降。圖1-2為官方報,圖3為數值模式的集合預報。
圖4為今晨云圖,圖5為云圖解析。昨天丹娜絲的低空中心如光桿司令北上,今晨已經和東側的擾動90W接應上,未來強度有增強的可能。這樣平均引導層高度提升,路徑向北為主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向西分量,但登陸我國的可能還是很小的,未來經過東海北上,最終去韓國。中日官方報也都是如此,數值預報還是給出了擦邊浙江東北部的一定概率。19日下午可能是丹娜絲距離舟山最近的時段。
從海溫條件看,在臺灣東邊一帶還是很高的,利于丹娜絲增強,而且垂直風切變較小,也有利。高空輻散和低空輻合也還可以。應該在北上到北緯26-27度前,大致到今晚20時這段時間,是增強的。這系統的增強,對于南海低壓來說,不排除有些互旋作用出來,導致南海低壓路徑偏東。
目前南海低壓的底層中心并不在強盛的對流云團當中,結構不對稱,低空的環流中心在低空南-西南風推動下,可能被向北偏東移動,如果再疊加丹娜絲的環流,出現互旋作用(兩者圍繞共同中心逆時針轉),路徑會更加偏東。因此今天丹娜絲如果增強明顯,南海低壓登陸臺灣的概率會大幅下降。
圖1
圖2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