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3日電 如何看待上半年的就業形勢?對此,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今日指出,今年上半年就業局勢穩定,穩中向好。在就業增長、失業率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工資水平保持增長,就業穩定性增強,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勞動者權益維護得到加強。
人社部今日召開2018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如何看待上半年的就業形勢?勞動力市場有哪些新的變化?上半年我國新增就業752萬人,已經算是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的半數指標,下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就業延續穩中向好的態勢?
對此,盧愛紅指出,總的看,今年上半年就業局勢還是非常好的,就業局勢穩定,穩中向好。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城鎮新增就業高位增長。1-6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2萬人,與去年同比增加了17萬人。這是最核心的指標。
二是城鎮失業率保持低位,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3%,同比下降了0.12個百分點,降至多年來的低位。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三個月都低于5%,6月份是4.8%,與上個月持平。這個數據也是2016年建立全國勞動力月度調查制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三是市場運行活躍有序。監測數據顯示,二季度的市場求人倍率是1.23,同比增加了0.12,市場崗位需求大于求職人數,和求職人數相比較,崗位又進一步增加了。
四是各類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總體平穩,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與往年基本持平。職業教育院校畢業生廣受市場歡迎,就業水平保持高位。上半年,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1萬人,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步增長,二季度末,全國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為1.8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9萬人,增長了0.8%,這也是非常可喜的。在就業增長、失業率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工資水平保持增長,就業穩定性增強,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勞動者權益維護得到加強。
他表示,就業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上半年就業形勢穩中有進,為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上半年我國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持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這些也都對擴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形成了有力的拉動。
他強調,從三個方面來看就業發展發揮的作用,從經濟增長速度看,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總量持續擴大,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6.9%之間。這對就業的帶動效應是不斷增強的。從經濟結構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第三產業增長速度較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達到了54.3%。第三產業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在持續優化就業結構的同時,吸納就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從新動能成長看,我國發展動能加快轉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特別是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我國的營銷環境不斷改善,市場主體不斷涌現,上半年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1.81萬戶,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這是我們對上半年就業總體形勢以及經濟發展對就業拉動情況的分析和判斷。
他進一步指出,當然也要看到,就業領域仍然面臨一些難題,勞動力供給仍處于高位,就業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并存的趨勢依然存在,也十分嚴峻。同時,外部環境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多。這些都會對就業帶來影響。但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國發展的良好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累積,都將對擴大提高穩定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他明確,下一步,人社部將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著力加強職業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