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張永生被公安抓捕的理由也幾經多變:一會兒說張永生是在洗浴城涉嫌嫖娼被抓,一會兒說張永生是警方在辦案過程中發現其違法線索被抓,一會兒又說張永生自述是當地警方在治安大清查中因違法被抓……
結果,這起事件最終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張永生獲不起訴而告終,公安機關也對抓捕他的相關責任人做了停職處理,同時進行了誡勉談話。張永生本人也在取保候審后領取賠償金1098元。換句話說,武威市警方的抓捕行為,完全成了一場“烏龍”,而火榮貴作為當時武威的主政官員,自然也成為了各種批評針對的對象。
后來,這起事件引發的問題還在當年的全國兩會上被記者拋給了時任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讓王三運頗為尷尬。后來,王三運落馬,火榮貴的副手,武威市委副書記陶軍鋒也落馬,如今,終于輪到了火榮貴。
不過,火榮貴的“歷史問題”,還不止于此。就在“抓捕記者事件”剛剛落幕之后不久,2016年6月,一則題為《甘肅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的50多幅公開場合照,不愧為“表哥”》的網貼,貼出了50多張圖片,直指火榮貴多次在調研時佩戴極其昂貴的奢侈品名表。
網貼指出,火榮貴曾多次陪同已經落馬的甘肅省委前書記王三運調研,而調研期間的新聞圖片顯示,火榮貴手腕上的表十分顯眼,價值不菲,這起事件,讓火榮貴背上了“表哥”的稱呼,再次將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去年9月至12月,甘肅省委第四巡視組曾對武威進行巡視。巡視反饋指出,武威市委在一段時期,政績觀存在偏差,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在經濟發展方式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富民產業培育等全局性、關鍵性重大問題上,不切實際,貪大求洋、超越現實。
其中,巡視組專門提到:個別人大搞“一言堂”,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不到位,“三會一課”制度不經常、不規范。此外,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已按規定移交省紀委、省委組織部以及有關部門處理。
如今,履新不到一年的火榮貴落馬被查,印證了巡視組反饋出的信息,對于此案的后續發展,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附:火榮貴簡歷
火榮貴,男,漢族,1962年10月生,甘肅景泰人,1981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歷史學碩士。
1979.09—1981.08張掖師范專科學校中文專業學習
1981.08—1986.02 甘肅省農墾總公司秘書兼團總支副書記
1986.02—1991.07 甘肅省農墾總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兼經濟師、《農墾志》編輯室副主任、副主編
1991.07—1993.03 甘肅省農委辦公室副主任(1990.08—1992.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3.03—1995.11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農林處、駐上海辦事處、秘書處副處級干事
1995.11—1997.11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副處長(正處級)
1997.11—2001.06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處長(1997.09—1999.07在蘭州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1.06—2004.09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主任
2004.09—2007.03 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
2007.03—2010.01 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副書記、主任
2010.01—2011.01 甘肅省武威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1.01—2017.04 甘肅省武威市委書記
2017.07—政協甘肅省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正廳長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