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計算的準確,研制人員分成兩三組,分別單獨進行計算,出現不同結果重新再算,直到得出一致的數據。這讓1988年跟隨黃旭華參與核潛艇深潛試驗、現任某研究所型號總設計師的張錦嵐覺得“不可想象”:“核潛艇的數據,要運用各種復雜、高難度的運算公式和數字模型。”
幸運的是,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的兒童模型玩具,玩具窗戶掀開后,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設備,這令黃旭華高興極了。他沒想到,這兩個玩具,竟然和他們憑著零零散散的資料、完全靠想象畫出來的核潛艇圖紙,基本上一樣,“核潛艇就是這樣子,沒什么大不了的。”
上世紀60年代,黃旭華和同事們夜以繼日攻克了核潛艇的動力、線型、結構、水聲、武備、通訊、生命保障等核心技術難題。1970年中國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