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張碩輔昨天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線訪談,介紹北京市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情況,他介紹,北京市以留置措施為重點,組織全市對12項調查措施全部進行了試用,目前,市紀委市監委和各區均采用了留置措施。還制定《調查措施使用規范》,重點對使用留置措施的審批、執行、安全監管予以規范。
張碩輔透露,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過程中,全市從檢察機關共劃轉編制971名,實際轉隸772人,其中市本級229人,與市紀委原有人數相當,涉及到市檢察院和四個分檢察院。通過監察體制改革,實現監察對象全覆蓋。試點啟動后,明確了六類監察對象具體標準,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摸排認定,確定監察對象為99.7萬人,較改革前增加78.7萬人,將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全面納入監督范圍。推進監察職能全覆蓋,試點工作中,將派駐機構統一更名為“派駐紀檢監察組”,賦予部分監察職能和權限;建立派駐監察專員制度,加強重大項目、重要工作的監督;推動各區監察委員會向街道派出監察組、向鄉鎮派出監察辦公室。同時,理清執紀監督、派駐監督的工作關系,加強與巡視巡察監督的工作銜接,推進巡視巡察、派駐監督和國家監察“三個全覆蓋”,使黨內監督、國家監察有機統一。
張碩輔介紹,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用留置取代“兩規”。試點工作中,以留置措施為重點,組織全市對12項調查措施全部進行了試用,盡可能把問題窮盡,真正起到對全流程進行壓力測試作用,目前,市紀委市監委和各區均采用了留置措施。在留置場所使用上,根據問題性質和情節確定留置場所。在留置方式上,加強與司法機關的銜接,探索了先刑拘后留置、因漏罪押回已決犯留置。在解除留置轉逮捕階段,會同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同時辦理,實現了無縫銜接。此外,還制定《調查措施使用規范》,重點對使用留置措施的審批、執行、安全監管予以規范。
張碩輔還透露,市紀委專設了信息技術保障室和一個負責追逃追贓防逃工作的紀檢監察室,今年“十一”期間,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公車私用情況進行了檢查。在10月7日晚上,利用大數據庫中存儲的車輛行車軌跡信息,和公車號牌進行了數據比對。5分鐘時間就完成了市屬單位公車的檢查,發現了個別涉嫌公車私用的情況,信息技術保障讓監督執紀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記者 李澤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