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今天揭曉,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在新當選的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為54.1歲,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占91.8%。
為優化院士隊伍學科結構,在2017年增選工作中,中科院進一步加強了對新興和交叉學科、以及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支持,專門建立了新興和交叉學科特別推薦機制,成立了國防和國家安全特別推薦小組,并特別增加名額用于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候選人。今年,繼續有多名新興和交叉學科候選人當選,其中有5人通過特別推薦機制推薦;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也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和加強。通過此次增選,院士隊伍的學科結構進一步優化。
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完善院士制度。2014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進行了章程修訂內容最多、調整力度最大的一次院士制度改革,將原來的100多個推薦渠道收緊,僅保留了由“院士和有關學術團體”兩個渠道推薦,并通過評選機制、退出機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定位。
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本次院士增選工作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后進行的第二次增選,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產生。
根據改進完善院士制度方案關于適當增加外籍院士名額的要求,中國科學院今年新增選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蓋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新當選外籍院士來自8個國家,波蘭、荷蘭、烏茲別克斯坦3國首次有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堅持外籍院士標準的前提下,重點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候選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國別分布也更趨合理。
截至目前,中國科學院共有院士800人,外籍院士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