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近日市人社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成都市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確定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為7%,上線為12%,下線為3%。
據了解,企業工資指導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預警線)和下線構成。它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并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是根據成都市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綜合考慮2017年全市國民經濟增長、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來確定的。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類企業應依據指導線,結合本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和人工成本狀況等實際情況,積極組織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或主動參與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合理確定工資增長幅度,實現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時,應注重消除崗位間不合理的收入差別,優先考慮普通職工工資增長,重點向技術崗位、艱苦崗位、生產一線及收入偏低的職工傾斜。同時,國有企業當年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未增長,企業負責人及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績效薪酬不得增長。
“三條線”如何對工資進行指導?
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工資支付能力較強、職工平均工資低于2016年成都市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企業,可以在基準線(7%)以上、上線(12%)以下確定工資增長水平
非公有制新興行業企業可以突破上線12%
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可以參照7%確定工資增長水平
經濟效益未提高,但生產經營基本正常的企業,可以參照3%確定工資增長水平
生產經營困難、持續虧損的企業,可以低于3%確定工資增長水平,也可暫不增加工資,但企業支付給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成都晚報記者 閆宇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