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官員魏健落馬,被查后一夜白頭;他曾參與查辦薄熙來案;100多人向其行賄,其中一四川商人向其行賄上千萬。
原標題:看紀委如何清理門戶|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上
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把自己擺進去,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內控機制,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回應黨內關切和人民群眾期盼。專題片共分三篇,今天播出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一起來看吧。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同中外媒體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了一句老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習近平同期聲】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鐵還需自身硬。
四年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這一番話的含義。而四年后的今天,人們已經清楚,它所傳達的是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承諾。
2016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保障。全黨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的新局面。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肩負著黨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承擔著維護黨章、黨規、黨紀的重要職責,自身更要過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別人的同時,自己必須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
【習近平同期聲】各級紀委也要解決好燈下黑的問題,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你們是查人家的,誰查你們呢?這個問題也要探索解決。
黨中央高度重視紀檢干部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提出,要解決好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三次全會上強調嚴防“燈下黑”,五次全會上要求清理好門戶。
中央紀委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從研讀黨章入手,找準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責定位,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做黨章的忠實執行者和堅決捍衛者。然而,在反腐敗斗爭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下,紀檢監察系統也非凈土,面臨同樣嚴峻復雜的形勢。少數紀檢監察干部沒能經受住腐蝕與反腐蝕的考驗,由執紀監督者蛻變為腐敗分子,教訓深刻。
這是一組特殊的案卷,案卷上的這一個個名字都曾經是中央紀委的工作人員,他們每個人都參與過不少大案要案的調查。而現在,他們卻因為自己違紀違法,成為了案卷的主角。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紀委機關首個被調查的廳局級領導干部。2014年5月4日,像往常一樣來上班的他并沒有想到,會在自己的辦公室被帶走調查。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后期我也不是沒想過有危險的,只是那時候麻木了,再一個也是覺得,中紀委這地方,誰查中紀委啊?真是這種心態在里邊。
魏健在中央紀委機關多個崗位擔任過領導職務,參與查辦過薄熙來案、戴春寧案等多起大案要案。他被調查的消息在同事中間也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杜鵬(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工作人員):他工作應該是比較勤懇努力的,然后形象也比較正面,好多同志用大跌眼鏡,用這樣的一個詞來形容。
而經過調查,魏健涉案總金額達數千萬元,數額之大、物品之多,令人震驚。向魏健送錢送物的人員達到一百多人,其中既有官員、也有老板,既有同學、也有同鄉。利益輸送的背后,自然是交易,而魏健能用來為人辦事的,正是手中的監督執紀權。
杜鵬(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工作人員):比如說有一個老板,涉及了一個股權糾紛的案件,就找到了魏健。然后魏健就把相關的材料,以他們室里的名義,就轉給了所在那個省的紀委,請他們查辦并且要結果,實際上是作為人家一項工作,就給人要求部署下去了。
經調查,魏健為人辦事謀利達數十項之多,除了直接利用職務便利,借辦案、核查線索謀利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他更多地是通過向各地地方官員打招呼來幫人辦事,涉及的領域五花八門,包括提職晉升、安排工作、司法審判、工程項目等等。這些事從他的職務和權力來說并不能直接給人辦理,但以他的職務和權力,卻能讓一些地方官員幫他去實現。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要搞定領導,他肯定是找那些個對某一級領導能夠起到制約作用的這些人。
向魏健輸送錢財最多的一名老板是四川商人宋志遠,金額達到上千萬元。當時他想在四川上馬一個項目,希望能獲得當地政府支持,為此找魏健幫忙。魏健立刻給當時擔任四川省委副書記、成都市委書記的李春城打了一個電話,請他關照宋志遠的項目。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我當時因為在這個位置上,聯系省里,領導也比較當事兒。所以對我來說也覺得很簡單的一件事兒,沒有多想別的,拿起紅機就給省委副書記打電話,順水推舟能做又不違反大原則,可能這個事兒都買賬。
魏健只是打了一個電話,宋志遠的項目就迅速得到了推進。
宋志遠(涉案老板):給李春城打了招呼以后,過了兩三天,我們縣委書記給我打電話了,就問了我,老宋,你這個項目我們不是在支持嗎?你怎么找到北京去了?我說怎么了?怎么了?中紀委給省領導打電話說我們不支持,好了我們會全力支持的。就這樣就開始支持了,就推動快了,就馬上簽了協議了。
魏健先后在第五、第二、第四紀檢監察室工作過,聯系過多個地區和部門,而他打招呼幫人辦事,也遍及聯系過的十多個省區市,四川正是他聯系過的地區之一。
杜鵬(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工作人員):魏健他是室主任,他是一個廳局級干部。他所打招呼的對象是一個省部級干部,他為什么要聽你一個廳局級干部?是因為你背后是一種職務的影響力在這里邊。紀委主要的權力,它是一個監督執紀問責的權力,它這個是關系到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生命的一個權力。
2005年之前,魏健在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擔任副院長。因為工作表現優秀,被調到中央紀委從事紀檢監察工作。這本是組織對他的信任和重用,自然也賦予了他更大的權力,但很多變化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發生。魏健第一次單筆收受大額賄賂,就是在他調到中央紀委不久之后,一個在河北認識的老板專程到北京家中來看望他,而此前這位老板并沒有上過門。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原來也認識,但是沒有什么交往。那時候我是法院的副院長,沒有訴訟,他找你干什么?那么調到中紀委以后,那就不一樣了。你聯系的這些省區市,這些領導們也都很在意,特別你又是主任。他們這些老板,其實在這些方面他是很精的,他知道你到了中紀委了,你肯定跟下面說話管用。他當時是把錢放到存折里,然后給我,說的時候也是說,你到北京來了,北京什么都貴,買房子算老兄贊助你的。我自己心里一貪念,一念之間也就要了。
到中央紀委工作后,主動來和魏健交往的這類朋友變得越來越多,魏健也并不拒絕。而在交往的過程中,目睹一些老板的生活方式,讓他的心態一步步失衡。有一年春節,一名老板請他到海南旅游,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別墅,魏健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的想法。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我去了一看他那個別墅,海邊,那一大套,真是豪華,當時我就看傻了,我說他們得掙多少錢啊!所以到后來他們給我錢,我說實在的,我心里就真有點,你給我來進貢,進吧!反正都是朋友,另外你也有這個實力,你也出得起。
當這樣的心態遇上商人的圍獵,實際是你情我愿,直到落馬之后,魏健才回頭去想,收受的巨額錢財到底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什么。
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藏在一個房子里,我平常也沒時間花錢,再一個我家里條件也不錯,所以這些錢呢,真的就是,收來以后,我就往那屋子里一扔,就是這樣,一鎖就拉倒,好多這些錢沒花。是拿什么?是拿自己的安全、是拿自己一輩子的這種前途作為代價啊,你傻不傻啊?我想想我真是傻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