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8日電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3時1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出返回指令,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此后,飛船返回制動發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13時59分,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著陸場站及搜救分隊及時發現目標,第一時間到達返回艙著陸現場。返回艙艙門打開后,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身體健康,并向任務總指揮部報告了情況。
返回時間:北京時間今天14時03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返回地點:內蒙古阿木古郎草原的地面著陸場
返回視頻直播:新華網
中新網11月17日電 兩位中國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已經在太空工作近一個月,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已近尾聲。今日,他們將開始進行撤離天宮二號的準備工作,并將返回神舟十一號飛船,之后將返回地面。
北京時間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即將踏上返回之旅。飛船將于11月18日13:33-14:13返回地球(編者注:此據ChinaSpaceflight消息)。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組合體分離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宮二號艙內的有關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中。離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前,景海鵬、陳冬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了他們的感謝和敬意。
隨后,2名航天員身著艙內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關閉返回艙艙門,進行返回前各項準備工作。兩個航天器分離后,神舟十一號飛船首先撤離至120米停泊點保持位置,狀態確認正常后,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漸遠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一天后,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將首次從高度約393公里的軌道上返回,考核從空間站運行軌道返回的相關技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于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這是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征前揮手。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老搭檔“飛天”一月全回顧】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9月15日發射升空,神舟十一號則在10月17日成功升空,將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環接觸,在順利完成一系列技術動作后,兩個飛行器形成組合體。航天員成功進入天宮二號。
10月20日,航天員開展太空養蠶實驗,完成首次太空跑臺訓練以及在軌眼手協調、聽力等身體機能的測試。同日,天宮神舟組合體由倒飛狀態轉為正飛。
10月21日,兩名航天員進行在軌腦力負荷、在軌情緒特征研究等實驗和測試。
10月22日,航天員通過筆記本電腦收發郵件、實時下傳實驗數據。
10月24日,景海鵬50歲生日,接受了工作人員來自地球的祝福。當日,天宮神舟組合體首張合影圖像傳回到地面。
11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同景海鵬、陳冬通話。
11月17日,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始進行撤離天宮二號的準備工作,并進入神舟飛船,之后將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