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衛視記者:
現在有輿論形容南海仲裁案的判定是一張廢紙,但是真的有相關國家執行這張廢紙的話,劉副部長,中方如何應對?
劉振民:
國際法上有個規則叫做“非法行為不產生合法效力”,以此類推,無效的判決也不可能得到執行,不會有約束力。一張廢紙的裁決,也沒有人執行。我想南海有關周邊國家也好、域外國家也好,他們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那個裁決就是一張廢紙,沒有約束力,是無效的。所以誰要想試試,按照這個裁決去執行,去實施他們的行為,我想那也是會構成新的不法行為,中國政府也會采取必要的手段阻止他們。因為我們希望各國在南海的活動、各國在南海的行為、各國在南海的主張,回歸到這個仲裁裁決之前的現狀,大家通過談判來解決,大家通過合作來管控爭議,大家通過合作來分享利益。這個裁決不可能得到執行,謝謝。
主持人 郭衛民:
好多國家的政要,包括支持鼓動這個仲裁案的一些國家的政要,他們也認為這個仲裁其實是不會發生效力的,他們有的時候在不同場合表達,希望中國要克制,或者要什么,希望這件事情就這么過去了,實際上世人都知道,這是一張廢紙,實際上起不到任何法律效果,也沒有任何執行力的。下面繼續提問。
CNN記者:
您剛才說到白皮書主題是繼續通過談判和菲律賓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想問一下,由于申訴是菲律賓提起的,仲裁的裁決已經做出,盡管中方表示不承認、不執行、不接受,如果菲律賓作為申述人的觀點得到了裁決的支持,是不是中方必須要菲律賓也同時不接受裁決,才作為重啟談判的先決條件呢?如果重啟談判之后,因為中方堅持對所有南海諸島及相關水域的主權,是不是也絕對不能談主權方面的問題呢?因為裁決當中也表明了支持菲律賓申訴的一項就是中國的有些行為已經侵犯到了菲律賓主權相關的利益。謝謝。
劉振民:
有些問題是屬于談判過程中解決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能是談判過程中擱置的問題,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怎么談判的問題,能不能回歸到談判的問題。我想,中方的愿望、中方的政策是希望菲律賓新政府能夠相向而行,認識到這個裁決是一張廢紙,不可能得到執行,能夠放下裁決,把裁決擱到一邊,回到談判桌上。談判的基礎是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按照國際法進行談判,這是各國談判的基本原則。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都是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雙邊溝通的,所以談判也不可能是按照裁決來談判,按照裁決來談判的話,中國也不會去談。所以我們要明確,我們白皮書的主題是“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菲南海爭議”,是要把仲裁裁決擱到一邊,回歸到談判上。裁決也表明了,裁決解決不了爭議,所以不要期望按照裁決去談判來解決爭議。我們要讓菲律賓的朋友們認識到這一點。我希望菲律賓的朋友也都支持中方立場,不要在里面攪局,好像鼓動菲律賓一定要執行裁決。攪局不會有好結果,攪局只會進一步激化南海周邊國家、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相互矛盾。
主持人 郭衛民:
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出這個仲裁案的效果是什么,第一是沒有公信力,第二是加劇了問題的處理難度,毫無意義。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最近有一些東盟國家明確表示反對這個南海仲裁案,中方如何看待后仲裁時代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關系?
劉振民:
首先要說明的是,南海爭議是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因為所謂的聲索國就是幾個,東盟有十個成員國。但是坦率地講,由于這種爭議的存在,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合作,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干擾。但是中國的政策和愿望來講,我們希望中國和東盟的合作不要受到影響,我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努力的。所以過去三年多來,我們在應對菲律賓仲裁案的過程當中,也在積極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合作。
2013年在李克強總理出席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的時候就提出了中國-東盟合作的2+7合作框架,這個2+7合作框架還在落實過程當中。習主席在訪問東南亞的時候提出了“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倡議,中國-東盟的合作總體來講沒有受到南海爭議太大的影響,但受到一定的干擾。客觀地講,我們是堅持把南海問題放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框架內,由中國和東盟國家一起來處理,爭議由當事國談判解決,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中國和東盟干什么呢?談合作。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東盟也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過去25年,特別是過去十年取得快速發展,這個合作對中國、對東盟國家是互利共贏的。我想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們希望也會帶動整個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
今年我們是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25周年,今年9月將在東盟輪執國首都萬象舉行中國-東盟紀念對話伙伴關系25周年的峰會,中國和東盟領導人會出席。我們希望也借這個中國-東盟對話伙伴關系25周年紀念的契機,進一步提升中國和東盟的合作,深化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希望南海問題不要影響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這也是為什么中國政府一直堅持說,我們把南海問題要留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進程去處理,不要讓它影響與東盟的合作,我們希望東盟國家與中國相向而行,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有觀點認為,裁決結果的出臺有助于各方澄清聲索,縮小分歧,并將成為有關國家通過外交方式解決爭議的基礎,劉副部長怎么看?
劉振民:
我們過去三年里一直講,這個仲裁庭是沒有管轄權的,這個裁決是沒有約束力的、無效的、非法的,這樣一個無效的裁決、不公正的裁決,怎么能夠成為縮小分歧的基礎呢?因為大家看到了,這個裁決完全是為了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完全是為了使菲律賓自己的有關主張和有關行為合法化,這樣一種極端的、偏激的裁決,怎么能夠有助于縮小分歧呢?怎么有助于各當事方澄清聲索呢?所以我想,這個裁決的偏見、它的極端性、它的不公正性、它的非法行決定了這個裁決不可能成為縮小各方分歧的基礎。縮小分歧的基礎還是要回到各方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原則基礎上去,大家不是都講按照國際法辦事嗎?那么就回到國際法基礎上去。怎么辦呢?要通過談判來解決,談判就是一個大家縮小分歧的過程,談判的結果也是縮小分歧的一個結果。所以我想,這是中方的一貫政策,也是我們的成功實踐,我們跟周邊14個鄰國有12個鄰國劃了陸地邊界,這就是過程,原來有些主張雙方也是不一致的。我們跟越南劃定北部灣海上邊界,也是雙方縮小分歧的過程。所以,縮小分歧、澄清主張,平臺就是談判平臺,依據就是尊重歷史事實,按照國際法,沒有別的途徑。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