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一葉知秋》主持 謝秋蓮
海都閩南網訊 不少地方還在爭論校車高標準可不可行?財政出不出得起校車購置和運營監管資金?3年過渡期是不是太短?如果說,已經廣為人知的德清校車經驗因為其財政相對富裕,還不足以說明只要有心,政府就能解決校車問題,那遼寧寬甸的校車實踐,則足以推翻所謂專業校車超前、財政資金不足、農村校車司機難找、農村無法通行校車等所有借口。
寬甸實踐,并不盡善盡美,但它用努力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愿意做的。只要有心,少買幾輛公車、少幾次無謂的考察,校車的錢就可以擠出來了;只要有心,沒錢買幾十輛校車,我們可以少買一點,政府統籌安排,幾個學校可以共用校車,家長和學生們也能接受輪流放假的獨特方案;只要有心,就能制定出科學的用車和監管制度;只要有心,非專業校車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