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就爆出月子會所七大“貓膩”。現在有不少準媽媽在生產前后為圖方便省心,都會舍得花大錢入住月子會所。但同時也爆出不少月子會所存在問題,諸如月子會所專業問題,行業準入標準及監管等問題,都是眼下面臨的急需解決的。
張小姐從事母嬰護理服務多年,先后在位于徐匯和閔行的兩家月子會所工作,“目前這個行業還不規范,我看見或是聽說過同行的一些做法,很震驚也很無奈。”她向記者透露了月子會所常見的“貓膩”,提醒產婦及家屬在挑選和入住會所時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醫生專業偷梁換柱 “與滬上多家三級甲等醫院合作,每周一次主任醫師巡查指導”,許多月子會所標榜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專業的醫護團隊,但在醫生專業方面偷梁換柱,聘請保健科、乳腺科甚至皮膚科的醫生,而不是產科和兒科。
護理人員名不符實 一些月子會所宣稱聘請上海一婦嬰、國婦嬰、紅房子等專業母嬰保健醫院的在職護士,實際上卻由這些醫院的退休護士“客串”,甚至是聘用在這些醫院培訓或是見習過的護士。
上崗培訓只走過場 由于缺乏統一的從業人員資格標準,月子會所大多采取內部培訓,課程內容、培訓時長、考核項目都由會所自行決定,新手甚至只需出席一兩次課,考前給會所500元紅包就能速成通過,上崗后直接拿新生兒“練手”。
母嬰分離難以監控 強行灌奶、粗暴擦拭、把寶寶當玩具拗造型、甚至作“出氣筒”打屁股捏臉蛋……不少月子會所為了“讓產婦安心休養”,采取母嬰分開管理的模式,給不自律的從業人員鉆了空子。
后續收費巧立名目 尿片奶粉份數限制、洗澡游泳額外充值,雖然在入住前與月子會所約定價格,但不少產婦在結賬時發現多了好幾千元。此外,大多數月子會所規定,如果產婦對服務不滿提前退住,則需要繳納剩余費用的10%作為違約金。
自制秘方平淡無奇 第一周代謝排毒、第二周收縮內臟、最后兩周滋養進補……針對產后的不同階段,許多月子會所號稱為產婦調配各種秘制湯水,而這些“養生飲”“月子水”“生化湯”的實質,不外乎是傳統的酒釀、豆奶、蔬菜湯等。
推銷花樣層出不窮 部分月子會所在提供常規服務的同時,會向產婦和家屬積極推薦嬰兒寫真的影樓、滿月宴席的酒店、瑜伽瘦身的課程和各式各樣的母嬰保健產品,從中收取提成或回扣。
確實,月子會所這一新興事物尚還存在各種問題,亟待市場完善。產婦和家屬在挑選入住時應該多方面了解,謹慎選擇,以保家人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