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 為無價之寶修補難恢復原貌
“價值無法估計。”針對故宮文物受損事件,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馬未都表示,宋代有汝、哥、官、定、鈞等五大名窯,其出產的瓷器極具歷史和收藏價值。其中,哥窯瓷器在國內留存數量有限,因此,每損壞一件都是莫大的損失。損壞的文物即使進行了修補,也不可能完全恢復原貌,價值大打折扣。
失誤怎樣發生?有沒有瞞報?
故宮有關領導回應四大質疑
失誤怎樣發生?
科研人員輸入數值出現錯誤
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昨日介紹說,出事的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建立于2005年,使用的檢測儀器是美國EDAX公司生產的。當時的操作員是一位理工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苗建民說,這位女科研人員是第一批來實驗室工作的,相當一段時間都是她來操作這臺設備,去年50多件古瓷的檢測她都參與了。
苗建民說,檢測儀器中有一個很大的樣品臺,把器物放在樣品臺進行檢測時,需要將樣品抬升到一定高度進行調焦。7月4日,對這件哥窯瓷器進行檢測時,這位科研人員輸入數值出現錯誤,導致儀器內的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使瓷器受到擠壓被損壞。
為什么失誤?儀器客觀上也有需改進之處
苗建民說,出現失誤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原因。客觀上,這臺儀器在輸入一個數值后,沒有再次確認的功能。就像手機要刪除一條信息,會提示用戶是否真的要刪除,但這臺儀器沒有這個功能。主觀上是操作失誤。這件文物是故宮收藏的一件珍貴瓷器,“由于我們的失誤造成永遠的損失,這恐怕是無法彌補的,大家非常痛心。不光是當事人,我作為部門負責人,也非常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