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中國海監船編隊完成東海油氣田巡航任務抵達沈家門。圖為當天“中國海監66”船在沈家門錨地休整
閩南網1月1日訊 國家海洋局網站發布消息稱,2012年12月31日,中國海監51、15、83船編隊繼續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巡航。
2012年12月13日,中國海監B-3837飛機首次飛臨釣魚島上空,與中國海監50船等編隊進行海空立體巡航執法,標志著我國對釣魚島周邊海域巡航的常態化、規范化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中國海監海空立體巡航執法,無疑是對有關國家侵犯我國權益的一個沉重打擊。
中國海監從2000年起分兩期新建1000噸級、1500噸級和3000噸級三種類,計13艘新船陸續下水,并投入東海、南海和北海分局使用。另外有11艘由原海軍所屬的退役艦船,經改造或改建后轉為海監執法船并正式入列,極大地提高了海洋維權的能力。未來中國海監還將計劃建造36艘大中型海監船,配備各省級地方海監機構。
海監新船噸位大設備新
2012年,在南海和東海先后發生中菲黃巖島爭端和中日釣魚島領土主權爭端升級事件,中國海監連續出動大批船舶執行專項海洋維權任務。由原來每天執行正常定期維權巡航每個海區保持2艘海監船,3個海區共計6艘船,一下猛增到每天有十多艘海監船同時在海上執行維權巡航執法任務。
中國海監今年猛增執法船只的底氣,得益于未雨綢繆,從2000年起分兩期共建造1000噸級、1500噸級和3000噸級三種類,計13艘新船陸續下水并投入使用。這13艘新造船分別加入東海、南海和北海分局,極大地提高了海洋維權的能力,它們是東海的海監50、51、46、66,南海的海監83、84、74、75,北海的海監11、15、22、23、26等。
中國海監新造船的特點是噸位大,設備新,速度快,機動好,大幅度提高了海洋維權巡航執法效率。新造船的網絡監控系統、船舶動力系統、通訊指揮傳輸系統等現代化程度高,不僅船舶航行自身安全系數提高,跟蹤監視,現場取證,違法處置等巡航執法效率也大大提升。
退役軍艦改建后入海監
由于我國管轄海域遼闊,海洋維權執法任務大幅度增加,13艘新造海監船入役依然未能滿足需要,海軍將退役艦船改裝或改建成海監船后投入使用,進一步緩解執行海洋維權船舶不足的問題。據了解,目前為止,由原來海軍所屬的退役艦船,經過改造或改建后轉為中國海監執法船并正式入列的共11艘。其中:轉為中國海監北海總隊下屬的4艘,由原北海艦隊所屬的“北拖710”遠洋拖輪改建為中國海監110船,由原“海冰723”破冰船改建成中國海監111船,由“北運814”船改建成中國海監112船。
轉為中國海監東海總隊屬下的有3艘,由原東海艦隊所屬的驅逐艦131“南京”號、“東測226”測量船分別改建成海監執法船。“東拖830”遠洋拖輪改建工程已結束,船名改為中國海監“137”,并正式入列投入運行。
轉為中國海監南海總隊屬下的4艘,由原南海艦隊所屬的驅逐艦162“南寧”號、“南拖154”拖輪、“南調411”海測船、“南運830”遠洋拖輪等4艘退役艦船,分別改建成中國海監“167”船、中國海監“168”船、中國海監“169”船以及中國海監“852”船。
13艘新造海監船加上11艘海軍改造的退役艦船加入海監行列,使海監隊伍的實力大增,執行任務的能力大為提升,完成當前艱巨的海洋維權任務有了基本保證。
還將建36艘大中型海監船
如今,中國海監執法船只在數量上雖然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比起鄰國日本海上保安廳11個管區擁有500多艘艦船(艇),70多架飛機來,中國海監依然差距甚大,尚需建造更多的現代化艦船和購置更多的先進飛機裝備各海區,以最快的速度壯大隊伍。
為此,“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海監還將計劃建造36艘大中型海監船,配備各省級地方海監機構。其中1500噸級7艘,1000噸級15艘,600噸級14艘。
相信中國海監在不久的將來,建造和購置的船舶飛機不僅數量多,而且性能優越,技術設備先進,完全滿足一個海洋大國海上巡航執法所需要的裝備技術。(國際先驅導報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