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辣椒形狀如同風鈴,但花和葉子卻沒有改變
▲白色蛋茄大小如同雞蛋,可食用,但主要作為觀賞植物
昨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載人航天的投入對經濟拉動作用顯著,載人航天的產出比是1:10到1:12,我國已有400余項載人航天技術成果得到轉化推廣應用。而記者日前探訪航天育種園也看到,太空辣椒形狀如同風鈴,但花和葉子卻沒有改變;白色蛋茄大小如同雞蛋,成為一種觀賞植物。
航天工程產出比 1:10到1:12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王兆耀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實施了20年,中央財政安排了390億元。他表示,通過10次飛行試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術——載人天地往返、航天員空間出艙、交會對接技術,我國還建成了較為配套的載人航天研制生產試驗、測試發射、測量控制的體系,取得了900余項國家級發明專利和科技進步成果。
王兆耀表示,載人航天的投入對經濟拉動作用顯著,“據多家研究機構測算,載人航天的產出比是1:10到1:12。”他表示,我國已有400余項載人航天技術成果在轉化推廣應用,在科普教育、礦業安全、健康醫療等方面有了具體的應用。
太空茄像雞蛋
成為觀賞植物
太空辣椒形狀如同風鈴,但花和葉子卻沒有改變;白色蛋茄大小如同雞蛋,可食用,但主要作為觀賞植物。日前,記者走進位于西安航天城的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種科技產業示范園。據悉,早在神七、神八探索太空時,該示范園就選送了番茄、雞冠花、百合、辣椒、茄子等23個品種進入太空,進行太空育種。
在該示范園,記者看到去年曾搭載神八上過天的青椒,很多長到20多厘米,比普通青椒長1倍左右。而一種搭載過飛船的大南瓜,足足有25公斤重,這還不算最大,最大的能長到300公斤。還有一種白色香水百合,經過太空變異后,它的植株比以前粗了,花朵數量也增加了,“以前每株開3到5朵花,現在能開8到10朵花”。該示范園技術主管于曉鋒說。
記者嘗了幾個太空番茄和辣椒,感覺味道并沒有啥明顯變化。那么,太空蔬菜安全嗎?于曉鋒說,太空育種與轉基因食品不同,它不是將其他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內,而是利用太空環境,加速了種子自身基因的變異,與自然界的變異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只是縮短變異的時間。大量試驗也表明,太空育種種出的農產品是安全的。
目前,西瓜、水稻、黃瓜、豇豆等許多太空種子已在我國東北、華南等地種植、生產。該示范園也正在加緊太空種子的培育,“快的話2~3年,西安市民就能在市場上見到太空種子種出來的蔬菜和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