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冰棍在常溫放置二十四小時后,變成一攤膠狀物
閩南網訊 5月7日,有媒體記者實驗,一支冰棍常溫放置24小時后,竟成了一攤膠狀物。對此,生產廠家稱,這是一種新型果凍冰棍,不完全融化屬于正常。而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增稠劑添加過量所致。記者調查發現,越便宜的冰棍添加劑越多,有的多達十幾種。業內人士透露,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找香料、增稠劑來“幫忙”調出好滋味。
廠家回應:是新型果凍冰棍,符合新國標
“冰棍化成了一攤黏糊糊的膠狀物,這是怎么回事?”家住山東濟南閔子騫路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說,6日天氣很熱,他就把剛買的冰棍放進啤酒里想給啤酒降溫。意外的是,冰棍在啤酒中半小時后還沒完全融化。王先生取出來一看,冰棍變成了一團軟軟的膠狀物。
王先生看到包裝紙上寫著,這是一款水晶舌頭果凍冰棍,上面添加劑有十余種:黃原膠、卡拉膠、魔芋膠、刺槐豆膠、檸檬酸、蘋果酸、甜蜜素、安賽蜜、阿斯巴甜、糖精鈉、食用荔枝香精等。“一支冰棍十幾種添加劑,會不會超標?”王先生有些擔心,原以為買這種白色冰棍,香精和色素會比較少,現在才發現添加劑并不比五顏六色的雪糕少。
記者將一支沒有拆包裝的舌頭果凍冰棍放在常溫下,24小時后,冰棍仍未完全融化,而是縮成一塊黏糊糊的膠狀物。摸著比果凍稍軟,不易捏碎,聞起來香氣很濃。隨后,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咨詢該冰棍的生產廠家。對方稱,這是一種新型果凍冰棍,不能完全融化屬于正常。冰棍雖采用老包裝但符合新國標,應該不會有質量問題。至于那一攤膠狀物,對方建議暫時不要食用。
市場調查:價格低廉的雪糕,添加劑較多
7日,記者走訪了濟南一大超市,查看了幾盒雪糕,發現外包裝上都標明了食品添加劑種類。記者發現,雪糕中食品添加劑數量的多少,和雪糕價格也有關系。售價三四元一盒的雪糕,食品添加劑數量大都在10種以上;二三十元一盒的雪糕,添加劑數量大都有五六種;而一盒售價27元的八喜雪糕,僅有5種添加劑。
對此,濟南群康集團董事長、濟南市食品工業協會冷食分會會長于宏昌指出,在冷飲中,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不到30種。因為結晶體不同,冰棍、雪糕、冰激凌也有各自的標準。
“冰棍融成一攤膠狀物,應該是配方不合理,可能是食用膠添加過量所致。”于宏昌表示,正常情況下,冰棍中添加劑含量很少,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雪糕、冰激凌更是只會化成水。
對于價格低廉的雪糕添加劑較多的現狀,于宏昌指出,這是企業降低成本的表現。雪糕中如果添加水果、牛奶等,成本壓力大。一些企業既想節省成本又想提升口味,就需要一些香料、增稠劑來“幫忙”。
專家說法:添加劑疊加用量,無具體標準
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國家標準,黃原膠、卡拉膠、刺槐豆膠這些添加劑的使用量沒有最高限量,屬于相對較安全的添加劑,食品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適量添加。
對此,山東省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趙教授表示,目前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標準仍不夠具體詳細,盡管每種食品添加劑都在規定含量內,但仍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冰棍中同時添加了多種防腐劑、色素,“多種增稠劑的疊加含量就有可能超標了,但關于食品添加劑疊加含量應控制在多少,國家目前并沒有具體的標準。”
□相關鏈接
毒明膠疑流向冷飲企業
2012年4月15日,央視曝光“毒膠囊產業鏈”,河北阜城學洋明膠蛋白廠等企業以皮革廢料生產工業明膠,銷售給一些不法廠商生產藥用膠囊。當天下午,學洋明膠蛋白廠經理宋訓杰為隱匿銷毀證據,在廠區內縱火。據村民猜測,宋訓杰放火焚毀證據,是擔心整個產業鏈被完全曝光?!八麄兂私o生產藥用膠囊的廠子供貨,還經常(把工業明膠)賣給生產雪糕、乳制品和飲料的廠子,我們當地人都不敢吃果凍和冰淇淋這些食品?!?/P>
在該廠一間辦公室的雜物堆里,有記者找到該廠2000年的經營賬目。供貨記錄顯示,有多家生產食品添加劑、冷飲、乳制品和飲料的企業是其下游廠家。
?。ㄑ虺峭韴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