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瓶“珍珠”溶液樣本正在進行鉻含量檢測
海都閩南網訊 日前有媒體爆出,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普遍含有明膠成分。年輕人愛喝的珍珠奶茶里,含不含皮革明膠等違規成分?近日,山東輕工業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對濟南市面上的4種珍珠奶茶的“珍珠”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4種“珍珠”都含有重金屬鉻,其中一種“珍珠”的鉻含量為每千克1.3毫克。專家稱,每千克1.3毫克的鉻含量是否超標仍存爭議。
前期處理 先烘干,再溶解出金屬元素
4月18日,記者從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長清大學科技園商業街附近的4家奶茶鋪分別購買了4種珍珠奶茶。
當晚,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對四份送檢樣品進行前期處理。他們先用干凈的小勺取出奶茶中的“珍珠”,再用清水沖洗干凈,之后放入坩堝。“實驗的前期準備工作比較復雜,我們需要把珍珠中含有的水分和有機物破壞掉,把其中含有的金屬元素溶解出來,配成標準溶液之后才能進行實驗。”工作人員說。
前期處理過程中,需要把“珍珠”加熱到50℃并保持24小時,待水分充分蒸干后放入箱式電阻爐,以600℃的溫度灼燒7個小時,破壞掉有機物。再將燒干后的剩余物質各取約2g,用3ml的濃鹽酸配成100ml的標準溶液,溶出金屬離子。
分析測試 4份“珍珠”鉻含量均高于自來水
4月23日,記者再次來到山東輕工業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時發現,經過前期處理后的黑色“珍珠”已經變成了四瓶幾乎透明的溶液,瓶身上貼有1、2、3、4的標志。
以相同的方法,實驗員依次測出了送檢的4瓶“珍珠”溶液和一杯自來水的鉻含量,4瓶“珍珠”溶液的鉻含量測試結果分別為0.026mg/l、0.005mg/l、0.015mg/l、0.017mg/l,而自來水中的鉻含量僅為0.002mg/l。
山東輕工業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杜登學教授分析,4瓶送檢珍珠溶液中,1號瓶中的鉻含量最高,為0.026mg/l。他邊計算邊解釋說,由于1號瓶溶液是由烘干后約2g的“珍珠”酸化而來的,“也就是說,相當于1號樣品每2g‘珍珠’中含有0.0026mg鉻。這樣算起來的話,1號珍珠樣品的鉻含量相當于1.3mg/kg。”
專家提醒 鉻含量標準存在爭議
“其實國家目前正在修訂有關標準。”山東省疾控中心食品和營養所所長趙金山說,現在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是2005年制定的,現在來看有些食品分類不夠細化,有些污染物的標準也需要調整。“比如鉻的含量標準目前就存在爭議。”
對于珍珠奶茶中珍珠中鉻每千克1.3毫克的含量是否超標,趙金山說如果按照普通食品來看的話,應該低于每千克1毫克這個標準。“但是珍珠中即便有工業明膠也是添加劑,是當做輔料的,珍珠的主料是什么很重要,因為鉻含量會因為食品類型不同而有所差別,這關系到把‘珍珠’歸為哪一類的食品。”
“食用明膠中鉻的含量應該不超過2mg/kg。”趙金山說,之所以會含有鉻,是因為動植物中其實都含有不同量的微量元素,但只要不超標就基本沒什么危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