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雕像落成
春去年8月3日,國家旅游局發布通告,對武夷山5A景區予以嚴重警告,并限期半年的整改,不合格就摘牌。
在“限期”即將到來之際,春節黃金周前夕,記者探訪武夷山,所見所聞令人眼前一亮,著實感受到旅游景區的新變化。
記者在武夷山朱子故里五夫鎮看到,一座高大的朱熹雕像聳立于文公山前,朱老夫子面向籍溪水,左手持卷,右手捧心,面容慈祥。記者抬頭仰望,似乎感受到了朱老夫子的注視,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朱子雕像揭幕,各界人士向朱文公敬獻桂枝
朱子雕像于去年12月中旬落成,當時有兩件重量級的旅游地標性作品亮相,其一就是由中央美院范迪安院長指導、雕塑系呂品昌主任擔綱創作的朱熹雕像,其二是著名畫家范曾為朱熹像題寫的《朱熹賦》石刻。
范迪安等人數度進出武夷山,深入五夫現場考察測量,創作設計。武夷山市委、政府多次組織國內及福建省內藝術、文史、城建等領域專家指導,就朱子雕像相關問題展開研討,并將設計付諸實施。
范迪安說,朱熹雕像展現了集涵養、致知與力行三位一體的朱熹精神,極具深度與學養,可以說朱熹雕像是武夷山市委政府、專家、廣大群眾和藝術家們群策群力的成果。
印象大紅袍新三板上市
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范曾為此創作了《朱熹賦》。范曾說, “武夷山下這么大力氣做的這些事情,留給后人是無形的、巨大的精神財富。”
朱子故里武夷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和朱氏宗親尋根拜祖、旅游觀光之地,每年都有大批臺灣同胞以及東南亞宗親僑胞來訪交流。近兩年來,武夷山市認真貫徹福建省委省政府精神,扎實推進朱子文化保護建設,推進五夫朱子文化生態園建設:古街改造面貌一新,四季花海景觀呈現,修繕劉氏家祠、朱子社倉等古建筑增添文化內涵。而朱子雕像如此“高大上”景觀撥地而起,無疑更是提升了景區核心競爭力。
“朱子雕像乃一大景觀,給人以‘豐碑之感’,是難得的大規模、高水準的大家之作,并具有文化與地域雙重內涵。同時,雕像將朱熹精神有形化,確立了武夷山作為朱子故里的地位,這是一個大手筆的開端,將吸引更多游人、學者和朱子后裔前來朝圣、觀光、旅游。”武夷學院藝術學院院長陳鐸說。
印象大紅袍新三板上市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類似朱子雕像建設這樣引人注目、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旅游事件,在武夷山還有許多,如印象大紅袍新三板掛牌上市,極地海洋公園、珍寶館等旅游項目相繼推出,新創香江茗苑4A級景區,國際騎游大會獲評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武夷山莊列入“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等等,武夷山還被評為“全球十大幸福地”。(林章清 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