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建甌市舉行北苑貢茶重點文物(遺存)投保簽約儀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峰北苑御焙遺址(摩崖石刻)”投保3億元,為北苑貢茶重要遺址“小橋鎮北苑貢茶古道”投保1億元。
為國家級涉茶文物保護單位投保,是建甌市加強對北苑貢茶相關遺址保護修復、加快構建北苑貢茶文化體系的積極探索。
建甌是全國重點茶葉產區、全國烏龍茶的主要生產基地,還是臺灣青心烏龍的祖籍地,被譽為千年古茶都,尤其是北苑貢茶久負盛名。從五代十國至明朝,北苑貢茶歷經6朝42帝458年,創下中國茶葉御貢史之最。如今,當地有“北苑御焙遺址”“北苑貢茶古道”“茶神廟”等文化遺存。
北苑御焙遺址位于東峰鎮裴橋村焙前自然村方圓三十里范圍,是我國最早的官辦茶葉衙署遺址。20世紀80年代初期,鳳山南面焙前村林垅山坡上的鑿字巖石刻被發現。建甌市博物館之后在石刻附近進行考古調查,確認了鑿字巖石刻為北宋慶歷年轉運使柯適所書北苑茶事題記。2006年5月,該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橋鎮文化底蘊深厚,產茶歷史悠久。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朝廷在建安(今建甌)設官焙,專造北苑貢茶,北苑貢茶園西焙便設在如今小橋鎮上屯村。
“在新時代,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一些新手段、新姿態,為全國僅有的北苑貢茶文物投保,可以讓建甌的茶文化煥發生機,也將堅定建甌茶人茶企的信心、凝聚合力。”建甌市茶產業專班組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宗捷介紹,北苑貢茶是建甌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源,對于傳承建甌城市文脈、發展特色茶產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葉秋艷 徐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