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條龍綜合農事服務、建設惠農綜合服務中心、拓展金融擔保服務、創新電商發展模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建甌市供銷合作社這塊有著近70年歷史的“老牌子”,在新時代又重新煥發出新活力。
近年來,建甌市供銷合作社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辦好供銷合作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為農服務宗旨,在推進供銷社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中取得了積極進展。
夯實基礎 提升服務“三農”新水平
“有機肥我們合作社要30噸。”“這機器在茶山上好用嗎?”“我買的設備能送到村里嗎?”……11月2日,農歷九月廿八,建甌市小松鎮的圩日,小松鎮供銷社惠農綜合服務中心的物流驛站、莊稼醫院、農資配送、農機維修、電子商務農產品銷售等各個門店人來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7月,供銷社惠農綜合服務中心完成升級改造,進一步整合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領域,深受當地農戶歡迎。”小松鎮供銷社主任陸家接說。
正在采購有機肥的建甌市臺尾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遠青說:“我們熟悉的那個供銷社又回來了!現在提供的服務更多了,是好事。”
小松鎮供銷社惠農綜合服務中心的誕生是建甌市供銷社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中的一個成果。
建甌市供銷社成立于1952年6月,經過近70年的發展,現有基層供銷社11個、鄉鎮分社4個,直屬公司5個,加盟龍頭企業4個,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213個,經營服務網點570個。
“我們的經營服務網基本覆蓋了建甌市所有鄉鎮和行政村,但許多網點建設年代早、設施陳舊,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綜合服務的需求。”建甌市供銷社黨委書記、主任周建強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供銷社要做好服務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主陣地在基層,最大優勢也在基層。
在上級供銷社的指導和支持下,建甌市供銷社按照“4+N”模式,選擇小松鎮供銷社、房道鎮供銷社、小橋鎮供銷社和迪口鎮供銷社進行示范提升改造,建設惠農綜合服務中心,引入農產品、農資(莊稼醫院)、日用消費品、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綜合維修等服務業務,打造為農服務綜合平臺。
“同時,我們還投資新建農資配送中心2個,整合農資經營服務網點300個,升級改造縣、鄉、村莊稼醫院20個,不斷加快供銷社基層組織經營服務體系建設,全力夯實服務‘三農’的組織基礎,解決服務農民‘最后一公里’難題。”周建強表示。
拓展領域 爭創服務“三農”新優勢
最近一段時間,建甌市光祥蓮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祥建很忙,忙著參加各地的農產品展銷活動,推介合作社蓮子系列產品。
2008年,在當地供銷社的指導幫助下,張祥建在吉陽鎮成立了光祥蓮子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供銷社就指導我們要朝著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如今,我們合作社已經發展成為‘國家農民合作示范社’‘福建省科技型企業’和‘南平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還拿到了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GAP)證書。”談及合作社的發展,張祥建頗為自豪。
張祥建介紹,合作社不僅有自己的種植基地,還有加工廠,并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在蓮子深加工上開展合作。“我們打造觀光工廠的計劃正在穩步進行。今后將實現一產接二連三發展。”
領辦、自辦、扶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是供銷社的職責所在。
建甌市供銷社圍繞果、菜、茶、蓮、水稻等特色產業,采取引辦、領辦、創辦等多種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13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5個、總社級6個、省級示范社16個、南平市級示范社14個。
近年來,通過供銷社的引導、整合、提升,建甌形成了以福建明良集團為龍頭的筍食品、蔬菜產業,以福建御壺春茶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北苑貢茶產業,以建甌市光祥蓮子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的白蓮、錐栗等產業融合體系,并示范帶動了天添食品、安然筍竹、眾合農業、陶然生態農業等其他多品類、多業態的產業融合。
不僅如此,建甌市供銷社還進一步拓展農村金融擔保服務,參股成立了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建甌市綠甌農林發展有限公司。
2020年,建甌市綠甌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建甌市綠甌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保持原有農村金融服務業務的基礎上,增設土地流轉專項擔保服務,服務土地流轉面積19755畝,進一步推動了建甌市農村綜合改革。
截至今年9月底,綠甌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共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累計擔保1743筆45647.62萬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探索創新 搭建服務“三農”新平臺
坡田大米、朱峰葡萄、矮腳烏龍……走進建甌市供銷社社有企業——新嘉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展示中心,來自建甌20多個專業合作社及閩北消費扶貧名優農產品共300余種陳列其中,琳瑯滿目。
“在省、市供銷社的指導與支持下,我們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網點31個,線上對接供銷總社‘供銷e家’、京東、蘇寧易購等網上平臺,初步形成了供銷社農村電商服務網絡體系。”新嘉禾總經理陳伯欽介紹,“我們在建甌的14個鄉鎮建設了物流驛站網點,對接百世快運、安能物流、中通快運、德班快遞等平臺,做好‘最后一公里’配送工作。”
近年來,建甌市供銷社順應“互聯網+”現代流通新趨勢,立足農產品領域,以供銷社流通體系為平臺,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層供銷社和農產品直銷店,通過自建平臺、借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等方式,全力推進社區農產品店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目前,建甌市供銷社與建甌市眾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簽約成為福州樸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供應商,開展城市商超、居民凈菜配送業務,日凈菜供應量可達到6萬份;以建甌市前鋒果蔬專業合作社基地為依托,聯合開展蔬菜、水果物流配送業務,年配送量在6000噸左右,有效緩解了農副產品出村難題;聯合建甌市通達物流有限公司及村村拼(福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整合農村物流資源,開展快運、快遞下鄉業務。
開辟線上報修平臺、構建便民維修體系,也是建甌市供銷社的一項創新。對此,建甌市億米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望怒感受頗深。
“我們合作社實現了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因此農機多。最近是秋收,收割機都在田間忙。一旦農機出了故障,真是抬不動、扛不走。”黃望怒說,以前向廠家報修,要好幾天才有結果,現在通過電話或者“新嘉禾商城——建甌維修網”APP網上報修小程序報修,就近維修點的維修人員就會及時趕到現場開展維修服務,方便快捷。
目前,建甌市供銷社已建成縣、鄉、村三級農村社區綜合維修體系,并牽頭成立了建甌市維修行業協會,整合篩選注冊會員645家。
如今,建甌市供銷社通過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初步形成了各級供銷社、社有企業、農民合作社等主體協同服務,覆蓋耕、種、管、收、加、儲、銷各環節,涵蓋糧食、果蔬、茶葉等多種作物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盧國華 魏劍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