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來,一個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因種種苦難分崩離析,曾連水的親人相繼離世。多年來,他獨自帶著兩個孫兒,靠低保艱難地生活。
“我擔心自己撐不了多久了,如果我也走了,這兩個孩子就成孤兒了,我放不下?。?rdquo;兩個孫兒年紀雖小,卻嘗盡親人離去的悲傷。面對他們,67歲的曾連水雖疾病纏身,卻也只能咬著牙,撐起這個家。
4個家人相繼去世幸福家庭支離破碎
曾連水和兩個孫兒的家位于梅山鎮區,房子是親戚借給他們的。幾十平方米的屋子狹小簡陋,燈光昏暗,但客廳卻收拾得干凈整潔。“這套沙發也是好心人送給我們的。”昨日,曾連水告訴記者。
臨近午飯時間,老人和孩子只泡了方便面吃。九都鎮美星村老年協會會長余滿堂打包了一些飯菜,將12歲的小勇(化名)拉到一旁,叫他吃飯。“這些菜要留著和爺爺吃。”小勇的一句話,讓余滿堂百感交集。
這個家,也曾擁有美好和幸福。曾連水是九都鎮美星村人,務農為生,老實勤快,婚后生了兩兒一女,家里談不上富裕,卻其樂融融。隨著兒女相繼長大成人,兩個孫兒的出生,也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然而,1997年開始,噩耗接二連三地侵襲著這個家庭。1997年,曾連水年僅19歲的女兒患上“膽汁性肝硬化”,治療無果后離開人世。2002年,剛結婚2年,幼兒才1歲多的大兒子也患上肝硬化,不久后就被病魔奪走了生命。2005年,48歲的妻子被查出罹患食道癌后也去世了。2010年,噩運再次降臨,正值壯年的小兒子也患上了重疾。知道家里一貧如洗,31歲的小兒子想不開,跳江自殺。
老人辛苦撫養孫兒先后做過
3次大手術
兩個兒子去世后,兒媳婦也改嫁了,留下兩個年幼的孫兒和曾連水相依為命?;貞浧鹱优碾x世,他眼里蓄滿了淚水,但想到孫兒在身旁,他撇開頭,輕輕地擦掉眼淚。“每次想到他們,心里就非常難受。但這是命,能怎么辦呢?我活下來,就要照顧好兩個孫兒。”夜深人靜的時候,曾連水會靜靜打開一本破舊的相冊,仔細翻閱、撫摸,仿佛一家人還在身邊。
曾連水說,孩子知道家里困難,從未開口要求買過什么。每到夏天,他才舍得花10多元買一箱菊花茶給他們喝。平時一天三餐,常是吃米飯和發黃的菜葉。
為了照顧孫兒,曾連水離開農田,在工地打小工。同時開墾家附近的一塊地,種些蔬菜食用。
爺孫三人靠著低保平靜度日,然而,命運并沒有眷顧他們。2008年,曾連水被查出身患多種疾病,先后做了3次大手術,切除膽、胰、胃等多處腫瘤,花費15萬元,債臺高筑,讓他喘不過氣來。
2013年的一天,大孫子突然肚子疼。去醫院檢查,醫生告知“孩子的膽已經壞死”,最后只能做手術切除。而近幾個月,曾連水雙腳浮腫,每天都要吃藥控制病情,受疾病折磨,整個人骨瘦如柴。
村民鄉賢捐7萬元苦難家庭盼援助
曾連水獨自撫養孫兒的路上,有許多好心人伸出援手。
“沒有這么多好心人,我們撐不到現在。”對于眾人的幫助,曾連水非常感激。
余滿堂也是曾連水大兒子的小學老師,得知學生不幸離世后,他開始關注這個不幸的家庭。2013年10月,他手寫了一份倡議書,希望村民、鄉賢能為他們提供幫助。為此,他挨家挨戶敲門走訪,短短兩個月就籌集善款7.06萬元,并交到曾連水手中。此外,他還幫忙為曾連水一家申請了五保。
說起以后,曾連水擔心地說:“我這病治不了了,如今我最放不下的就是這兩個孩子,哪天我走了,誰來照顧他們?”
聽到爺爺的這句話,小勇在廚房一角偷偷掉淚。“我知道爺爺身體不好,看到他這樣痛苦,我很傷心。我害怕,怕爺爺不在了,怕我還沒長大,還沒能孝順他。”
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曾連水16歲的大孫子小煌(化名)暑假一放假就去鞋廠打工。“工資不高,但我希望能付出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家過得好一點。”(記者 莊曉麗 朱晨輝 文/圖)
【愛心小貼士】
如今,孤獨的曾連水還是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身心煎熬,面對悲苦,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愛,更需要您伸出熱情的雙手,讓他們能夠感覺到愛的溫暖。如果您想幫助他們,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595-26531010咨詢,也可將愛心款匯到曾連水賬戶:6230361107027275083開戶行:南安農商銀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