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黃照旋拍圖,黃老伯正在彎腰撿石頭
記者贊他做好事,黃老伯連忙擺手說“沒有沒有”
微博網友“@黃照旋”
想要表揚的人:
撿石子29年的黃完贊
閩南網8月28日訊 南安市羅東鎮振興村,有這樣一位退休的養路工人,29年里,他每天早晚出門一次,一次1個多小時,在往返的路上撿起路面的石子,扔到路邊,保障路面安全。
這位老人名叫黃完贊(音),今年84歲。前日上午,他的事跡被發到網上,網友們稱他的行為是“細微之處顯偉大”,更有網友贊其為“泉州正能量”。
路遇:網友發微博贊 “細微之處顯偉大”
前日上午10點,南安市羅東鎮振興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實名微博“@黃照旋”,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消息:“如果你開車經過這里,看到這位老人在撿石子,請你務必放慢車速。曾是養路工的黃老伯退休后,回到家鄉振興村,一旦走上公路發現有石子,他就會彎下腰來撿起扔掉,十幾年來(實為29年)樂此不疲。剛剛開車邂逅,頗為感動,遂停車予以致敬,并囑注意安全。”
該微博,還配發了一張照片:烈日下,老人獨自撐著傘,站在路中央,正彎腰撿路上的小石子。此微博引發網友關注,有網友質疑,消息有“作秀”的嫌疑。@黃照旋立刻回復稱:“那個人真的不作假,不信可來村里問問。”@黃照旋說,黃阿伯當了一輩子養護工人,村里人都稱他“芋圓”(別名)。“這可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細微之處顯偉大。”
探訪:每天撿2小時 曾被人說“有病”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黃阿伯的家,得知阿伯一早就出去,到現在還沒回來。“習慣了,我們讓他不要撿,他都停不下來。”阿伯的兒媳婦說。對于黃阿伯路上撿石子的行為,家里人一直都不大同意,主要是考慮路上安全問題。兒媳婦說,可能是老伴過世,老人又退休了,想找個事做,打發時間。
黃阿伯做好事,也遭路人質疑。“有些路人說他神經有問題。”兒媳婦無奈地表示,老人家精神沒有問題,身體也還硬朗。“以前,他一大早,沒吃飯就出去(撿),后來年紀大了,我們要他吃了飯才能出去。”
離開黃阿伯家,就在路口不遠處,記者正巧遇到他正在往家的方向撿石頭。他頭發花白,穿著黑色長褲和藍色長袖襯衣,上衣紐扣開著,露出了被曬成古銅色的皮膚。阿伯撐著遮陽傘,邊走邊將路上的石子踢到路邊,時而彎下腰,撿起石子,扔到路邊。發現記者后,他眼睛瞇成一條線,爽朗地咧嘴笑。
“我以前是養路局的,工齡24年零8個月。”黃阿伯自豪地說,“1984年退休,現在都快30年了。”黃阿伯退休后,仍繼續“養護公路”。每天早上6點多,他就出家門往北走,沿路撿石頭。到了村里的寺廟,就停下來,和村里其他老人聊會兒天。傍晚也會出家門,但這次是往南走,到羅溪村附近再返回。“早晚各一次,一次差不多1個多小時,每天都這樣。”黃阿伯笑著說。
黃阿伯并不在意別人的議論,“這是安全問題,石子在路上,那么多車在走,很危險。”黃阿伯說。臨別時,記者對黃阿伯豎起大拇指說:“這是好事,您能堅持近30年,很厲害!”黃阿伯擺擺手,不好意思地說:“沒有,沒有……”
□網友聲音
@陳培木木:精神可贊!不過要注意安全呀!
@泉州城市網:傳播正能量!泉州有力量!
@憤怒的反腐小魚:平凡見證偉大,感動就在你我身邊,正能量!
@愛在他鄉的2093896213:致敬!
@妖之幻藍:贊!被彈起的碎石砸過好幾次。
□征集令
遇好人好事
請撥968111
善舉凝聚力量,愛心傳遞正能量。
本網“好人力量”欄目,為您講述發生在泉城的好人好事,設“我要表揚TA”、“小人物列傳”等欄目,不定期出版。
親愛的讀者,請您相信,總有一份善心,默默無聞地溫暖著一個角落。從今天起,那些溫暖的小事,那些平凡生活里的所有美好,我想一一告訴您。如果您想表揚身邊的好人好事,如果您愿分享那些感動您的正能量,也希望您能第一時間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或@本報官方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告訴我們。(本網記者 陳曉婷 黃謹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舉辦閱讀研學實踐活動2025-04-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