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我撿到一大包錢,也不知道有多少,要交到哪里?”近日一早,南安市洪瀨鎮西林村黨委書記黃振華又接到村里的環衛工黃三明的電話。今年59歲的黃三明是低保戶,每次撿到財物都會給黃振華打電話。讓黃振華意外的是,這包錢的分量還有些重。
“這筆錢是工人的工資,是大家的‘血汗錢’”
1月11日早晨5點多,黃三明和往常一樣,騎上三輪環衛車在南洪路進行日常保潔工作。7點多,他在路邊發現一個塑料袋,最初還以為是群眾遺棄的垃圾,誰知仔細一看,里面竟有一疊現金。他吃了一驚,四處張望尋找失主,可附近并沒有任何人。“丟了這么多錢,失主肯定很著急。”他第一時間給黃振華打了電話,隨后待在原地,等了十多分鐘也未見有人尋來。“書記說他已出發去洪瀨鎮區開會,讓我先交到村委會,可是手頭的工作又不能停下來,我就先將錢保管著,想著保潔工作進行到村委會時再上交。”
與此同時,驅車抵達洪梅鎮一硅膠廠的廠長黃衍南發現那包財物丟失,急得直冒汗。“這筆錢是工人的工資,是大家的‘血汗錢’,如果丟了,都不知道該怎么向大家交代。”他回憶道,當天早上7點多上班時,因手上拿的東西比較多,一時疏忽,未發現這包錢從手中滑落。發現情況后,他馬上聯系西林村委會并報警,民警立即趕到現場調查,經調取監控視頻發現是黃三明撿到了。黃三明得知已找到失主,便立刻趕到村委會等待。
上午8點多,黃衍南到達村委會后,黃三明親手把財物原封不動地交到他手中,笑道:“我知道你一定很著急,現在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下了。”黃衍南激動地說:“我從丟失財物到找回,不到一小時。真是太感謝你了,也感謝洪瀨派出所和村委會的幫助。黃先生拾金不昧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雖然家庭困難,但不是自己的不會拿”
“黃三明是村里的低保戶,患有疾病,家庭較為困難,前兩年村里籌資1萬多元給他做了手術。村干部常去慰問他,送米、油等物資,并讓他做村里的環衛工作,補貼家用。”黃振華介紹,黃三明對工作十分認真,他負責的路段來回有約10公里,每天至少清掃兩趟。“他不時會撿到財物,每次都會聯系我。有好幾次是錢,都不多,比如10元、20元、100元。還有一次撿到沒開封的飲料。他真的非常敦厚善良。”
“說實話,我也沒見過這么多錢。”黃三明說,“政府對我很照顧,村干部每月都來關心我,我很感恩。我雖然家庭困難,但不是自己的不會拿。撿到別人的東西,一定要還給別人。”
“在黃三明看來,這就是舉手之勞的事,但這一舉動讓人敬佩,值得學習。”黃振華說,村委會將表彰他拾金不昧的行為,大力弘揚誠信精神。(通訊員 陳鑫煒 陳瑞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