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是腦卒中的高發期,強冷空氣導致的溫度驟降,會進一步加大腦卒中急性發作的風險。近一周,南安市中醫院神經內科腦卒中溶栓達3例。
家住南安的程先生今年41歲,近日,他突然發現自己右側肢體無力,且肢體不能抬離床面,伴言語含糊等癥狀。家人立刻將他送到南安市中醫院,急診醫護人員為他開展顱腦CT、抽血及血糖檢查后,診斷為急性腦梗死。隨后,神經內科主任許光藝和值班醫生洪興宏在對程先生進行全面評估后,決定為患者開展靜脈溶栓治療。
經過治療,一小時后程先生言語逐漸轉清,右側肢體也慢慢恢復了活動能力。配合后續的藥物治療、中醫特色治療及康復鍛煉,程先生的生活基本恢復了正常,日常生活能自理。
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應對腦卒中,預防比治療更重要。許光藝建議,原來有基礎性疾病的人,要規律服用藥物,不可擅自減藥。在飲食方面,對于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煙飲酒等危險因素的患者來說,要以清淡飲食為主。另外要多喝水,因為天氣寒冷以后氣候比較干燥,機體對水分的需求是增加的。
市民可以掌握FAST識別方法,F即face,觀察患者的面部是否突然發生口眼歪斜;A即arm,手臂或腿部是否突然感到無力、半身不遂,行路困難、眩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S即speek,是否出現講話含糊、說話或理解困難;T即time,應該抓緊時間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癥狀,應該立馬將患者送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許光藝表示,腦細胞是最不耐缺氧和缺血的部位,市民可以使用微信“卒中急救地圖”小程序,了解本地區一小時黃金救治圈內有急性腦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并及時與醫院和120溝通,將患者轉運到有救治條件且有資質的醫院。“這可以讓市民明確了解距離自己最近的、能夠開展靜脈溶栓治療和取栓的醫院,一旦發生腦卒中,做到快速、科學施救。”
記者了解到,南安市中醫院已設立腦卒中急診窗口,建立腦卒中急癥患者診療“綠色通道”。通過“綠色通道”,醫護人員可為到院的患者快速地進行檢查,降低每個環節所花費的時間。一旦確診為卒中患者,將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進而降低致死和致殘率。2020年中醫院也整合了神經內科、急診、影像科、檢驗科及康復科成立“卒中中心”,經過急性治療期治療后相對穩定的患者可進行康復治療。近3年來,南安市中醫院神經內科累計靜脈溶栓100余例,治療好轉率達95%以上。神經內科醫護人員以專業的技術為腦卒中患者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詮釋“‘腦’有所依,‘卒’亦可防”。 (記者黃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