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南安城市之美,一定要說到西溪。西溪悠然地穿城而過,以優雅的姿態劃出一條曼妙的玉帶,而那鑲在玉帶邊的武榮公園,則成為江北最靚的景色。
2006年,位于西溪河畔的江濱公園(武榮公園前稱)開工建設;2007年,江濱公園正式更名為武榮公園;2008年全園竣工開放;2010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2009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以武榮公園為主體的南安市區西溪兩岸生態環境整治項目成為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項目。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經過10余年的發展變遷,如今的武榮公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公園里,游客絡繹不絕,大人們悠閑地散步聊天,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嬉戲;抬頭望去,公園旁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經濟繁榮、活力開放、環境優美的山水生態城市傲然屹立……
驚艷全城的新地標
陽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漫步在武榮公園里,五彩斑斕的花朵爭奇斗艷,散發著陣陣香氣。公園邊上的溪面如鏡子一般,倒映著藍天白云和綠樹芳草。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在此休憩娛樂,各得其樂。
“這里設施齊全,我很喜歡帶著孫子來玩耍,也會和老姐妹一起拍照、跳廣場舞。”住在美林社區的市民黃阿婆帶著孫子在健身區蕩秋千,她笑著告訴記者,公園的設計不僅考慮到兒童和老人的需求,還考慮到了年輕人和中年人,公園里設有羽毛球場、籃球場、排球場、游泳池、游樂園以及老年活動場所,使得武榮公園成了一個休閑娛樂好地方。“南安人都知道武榮公園,我如果有親戚來,也會帶他們到這里游玩。”
夕陽西下,西溪兩岸的燈光漸漸亮起。公園柳葉廣場前的噴泉,開始隨著音樂的節奏噴出高低不同的水柱。此時,廣場上的互動燈也亮了,早早等在一旁的孩子們,用雙腳往地上的投影“魚群”一踩,“魚兒”就游走了,十分有趣。
“這是幾個月前啟動的南安市西溪兩岸夜經濟生活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將公園內的燈光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并為沿溪的武榮公園岸線量身打造水、陸、空多元立體夜景燈光秀。”南安市園林管理處副主任黃曉煌告訴記者,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武榮公園大大“火”了一把。南安的夜景頻頻出現在朋友圈、抖音等平臺,成為熱門話題。
“小南安也有大都市的感覺了。”“這是南安最美的一次。”“沒想到,武榮公園也有成為‘網紅’的一天。”市民紛紛感慨,如今,武榮公園已經成為驚艷全城的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別看武榮公園現在這么好看,你可能想象不到,以前西溪兩岸很雜亂的。”黃曉煌笑著掏出手機,翻出幾張老照片,記者看到,15年前的武榮公園竟是另一番景象……
4年變身濱水公園
隨著黃曉煌的講述,時間回溯到2005年。當時的西溪兩岸除了部分農田,大多是長滿雜草的荒地,隨處可見違規搭建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工業垃圾;企業污水、生活污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溪中;沿岸堤壩殘缺不全,暴雨汛期,兩岸居民經常遭受洪水的威脅;隨著環境衛生的惡化,兩岸也成為治安管理盲區……
“2000年,我剛參加工作,那時候,南安還沒有綜合公園,年輕人鮮有打球場所,兒童和老人也沒有玩耍鍛煉的地方。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推窗可見綠、出門即入園’成為市民的普遍期盼。”南安市城市管理局市容園林管理科干部的卓森雄告訴記者,此外,“臟亂差”的西溪兩岸也亟須治理。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南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個想法:何不利用西溪周邊的土地建設一座公園呢?
百姓有期待,政府有作為。經過前期調研,一個以西溪兩岸生態環境整治項目為抓手,挖掘利用西溪兩岸的自然優勢,建設西溪兩岸景觀帶的公園建設計劃被正式提上日程。
2005年起,南安共籌集7億多元,重拳整治西溪水環境,拆除違章搭蓋廠房、遷移石材加工企業廠房和廢品收購場等5萬多平方米;實施市區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和垃圾收集焚燒發電工程,污水通過集中處理達標后才能排入西溪,垃圾統一收集進行焚燒發電,從根源上遏制西溪的污染;同時,治理西溪上游污染企業,搬遷上游污染企業12家,取締小電鍍廠20多家,保障西溪水質安全和城市空氣質量。
“武榮公園投資約2億元,先后完成公園規劃設計、方案評審、方案比選、土地征用等一系列基礎性工作,同時委托上海市園林設計院編制公園施工設計方案。”卓森雄說,武榮公園沿著晉江西溪而建,是南安市委、市政府推進城市“北拓東進”的重要建設項目,公園建設遵循“結合防洪綠化,突出生態景觀,體現藝術品位,注重以人為本”的原則,改善兩岸生態環境,增加城市公共綠地及休閑空間。公園全長6.2公里,占地面積100公頃,于2006年開工建設。
“應該很少人知道,武榮公園一開始是叫江濱公園。”說到更名,黃曉煌道出了背后原因。
原來,為進一步體現武榮古郡的悠久歷史,2007年,位于西溪河畔的江濱公園正式更名為武榮公園,并于2008年全園竣工開放。
“原先的名字沒有充分體現公園所在的區域特點,而武榮公園則更能夠反映南安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同時也更具特色,能夠吸引游客的關注和興趣。”黃曉煌說。
在黃曉煌的介紹下,記者得知,公園分為城市風情園、產業文化園、歷史文化園、動感游樂園、濱水生態園等5個主題園區,園內有體現現代城市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開放型生態走廊綠地景觀;有將南安水暖、石材等龍頭產業作為基本元素巧妙融入設計的雕墻、小品;有以南安歷史名人、民俗文化雕塑和風景名勝浮雕等元素為載體的雕塑、景墻;有豐富市民業余文體生活的游樂園、園林式游泳池和種植有本地多種水果品種的生態觀光果園;還有其他供市民鍛煉、休閑的多種活動場所和設施,搭配武榮智慧書房,是一個集景觀、生態、休閑、文化、娛樂、健身于一體的開放式濱水生態公園,也是當時全省最長的公園。
“以前南安只有小小的李厝花園和河濱公園,一下子就逛完了。”住在溪美中山社區市民莊阿婆告訴記者,當時南山公園已建成,可惜老人家腿腳不方便,爬山很費力。“后來武榮公園建起來了,我們這些老伙伴可開心了,公園很大,一趟還走不完。”莊阿婆笑著說,如今走出家門,就有大公園,她每天都會帶著孫子到公園玩耍,生活也有趣多了。
改造升級提高休閑舒適度
“武榮公園不是一開始就這么好看的,它的建設和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亮點。”黃曉煌告訴記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武榮公園不斷進行改造和升級,不斷引入新的景點和設施,滿足了游客和市民的更多需求。
尤其是這些年來,公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提升,包括開設武榮智慧書房、增加新的兒童游樂設施、建設新的觀景臺、修復和更新植物景觀等。
“在植物景觀方面,公園增加了許多新的植物和地被綠植,公園以植物造景為主,突出植物多樣性,盡量保留了原有植物,全園共有植物300多種,讓整個游園更加充滿活力和色彩。一系列的整治和提升,不僅使公園的環境更加優美、設施更加完善,也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娛樂項目和探索空間,提高了游客和市民的游覽體驗和休閑舒適度。”黃曉煌說,他一參加工作就加入武榮公園的建設中,這10多年來,他就像一位“老父親”,陪伴著武榮公園這個“大女兒”從出生到長大,看著她從滿目荒夷到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心中無限感慨。
最讓黃曉煌引以為豪的是,2010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公布了2009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以武榮公園為主體的南安市區西溪兩岸生態環境整治項目成為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項目。
如今,經過改造和提升,武榮公園變得更加美麗、舒適、實用,成了市民們戶外休閑娛樂和運動的好去處、舉辦室外活動的好場所。以武榮公園為主的西溪兩岸景觀帶,也已成為南安市城市綠地主軸線,創造了南安地域特色的綠色風光和人文景觀,是南安對外宣傳、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
不僅如此,在西溪河畔的武榮公園里,藏著一個泉州市水上訓練基地,現已成為泉州市皮劃艇訓練基地和遼寧本溪等地的皮劃艇外訓基地。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葉葉彩色小舟狹長如梭,有的來回劃動,有的快速前行,寬闊的河道上留下一道道白花花的航跡,成為市區一道靚麗風景線。“南安水域條件極佳,西溪因為攔河閘蓄水而形成了一個人工湖,人工湖河道寬闊,水位抬升也滿足訓練條件,同時湖面潔凈安全、四周環境優美,非常適合我們訓練。”2006年多哈亞運會1000米皮劃艇冠軍、南安水上運動協會會長黃少坤表示。
據介紹,利用水做文章,提升城市品位的范例成功后,南安并不滿足于此。2012年,南安投入350萬元完善了西溪兩岸慢道系統工程,將市區武榮公園、河濱公園連接起來,精雕10多公里的慢道長廊,給市民帶來全新的慢生活體驗。2013年,南安又投入8400萬元,實施7個市區綠化項目,把城市規劃建成區綠地率提升到37.4%以上,綠化覆蓋率達42.6%以上。
在建設綠色生態宜居城市的征途上,南安從未停下腳步。近年來,南安大力推進園林綠化建設,構建城市一體化綠地系統,重點推進藍溪濕地公園、城西濕地公園、武榮公園、北山公園、柳湖公園等大型公園,使得南安榮獲了國家生態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森林城市、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等稱號。
今年,南安還投入3000萬元開展了西溪漫步工程(一期)項目建設。項目主要整合西溪兩岸的武榮公園、河濱公園、藍溪濕地公園、城西濕地公園、源興洲防洪堤、濱江景觀路、南安大橋、柳城大橋、美林大橋和溪美大橋的慢行系統,連通兩岸,形成集運動健身、親子散步、休閑打卡的大跑道,全程約12公里,同時配套休閑陽光大草坪、網紅螺旋天橋、時空廊架等打卡空間。目前,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完工后,游客和市民即可在武榮公園享受全新的感官體驗。
“綠色福利”提升幸福指數
追逐生態秀美的城市夢,如今,南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目標,全面鋪開“山環水繞、城在山中”的綠色宜居新城建設。道路兩旁,樹木成行,綠意盎然;公園廣場,布局均衡,景致優美;幸福社區,功能完善,花團錦簇……以武榮公園、河濱公園和江濱景觀帶綠地為主的西溪兩岸景觀帶已成為南安市城市綠地主軸線,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綠色福利”正不斷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
“這些年,感覺身邊的公園越來越多,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走出家門,通過一個天橋就可以到公園里走走,十分方便。”住在皇家濱城的市民黃志強,每天吃完晚飯,閑來無事就會和妻子來公園休閑散步,在市區生活了30多年的他親眼見證了武榮公園乃至南安市區的蝶變。
“當年要不是因為建公園和天橋,我可不會在這里買房子。”黃志強打趣道,自己當年買房子時,除了他們這個新小區,周圍都是破舊的民房,如今變化可大了,他說:“環境好不好,動物最知道。現在公園里隨處可見松鼠、白鷺,許多動物都搬家到武榮公園;在經濟方面上,周邊的小區樓盤、商場也建起來了,居民生活水平都明顯提升不少。”
“武榮公園的改造,對于提高美林甚至整個南安市區的形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卓森雄表示,武榮公園的規劃建設,只是市委、市政府推進城北組團片區改造、塑造城市新形象的一個縮影。這不僅進一步加快了南安市“東進北拓”步伐,也帶動了周邊城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對于進一步改善南安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雄力大筆繪彩卷,如今,置身武榮公園,便可以感受到武榮大地強勁有力的發展脈搏,寬敞筆直整潔的城區道路四通八達;曾經的舊美林橋頭,石頭房、瓦房林立,如今美林的面貌煥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高樓臨溪而起;南安首個一站式購物中心——中駿世界城也呈現在江北大道美林街頭……一座宜居宜業的江北新城正在崛起。(記者 莊樹鴻 黃奕群 通訊員 傅仰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