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1鍋出爐需耗時1個小時
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致美食,都是中國人的智慧和經驗積累的結晶。
黃棉財從每天上午7時30分開始開工,每日里都會有十幾鍋瓜子糕被鏟出來,逢年過節可就是上百鍋。瓜子糕是用糯米制作,經過浸泡、磨漿、配料、溶料、揉料、裝盤等工序,歷時長,制作一鍋出爐需要耗時約1個小時。
糯米在瓜子糕中扮演主角。而油和糖是天然防腐劑,有了這層保護膜,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的古早味也可以儲存10天左右。大量的原材料,需要經過溶料環節,以加熱溶解的方式,去除沙粒。而待熱糖水備好后,就是揉料的主場。“最考驗人的體力也就在揉料環節,這不是每一個參與者都能駕馭,這個體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瓜子糕的口感。”在許遠芳的眼里,這看起來繁雜的工序,他卻樂此不疲,每一份瓜子糕的誕生,都是祖輩留下來的傳統手藝,更是兒時的回憶。堅持做下去,是他的信念,因為他在做法和質量上會親自把關,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保證瓜子糕純正獨特、Q滑韌勁、潤而不黏的口感。
作為年味的守護者——許遠芳不斷引進現代化技術設備,替換石墨工具和人工煮瓜子糕。“這樣可以減少人力物力。”如今這家小作坊既守住古老的做法配料,又半機械加工,在它的年味守護之路上越走越明朗。
就這樣,瓜子糕在這小鎮里越發有名,講述的故事越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制作的味道更接近人們的味蕾。在漫長的時節里,漸漸地把這兒時的記憶植入到瓜子糕中,代代傳承……
制作方法
1.配料:1斤糯米,0.9斤白糖,0.1斤紅糖,八兩水,三兩油,按照這樣的配比,才能保證瓜子糕的古早味。
2.浸米:糯米洗凈浸泡2小時。
3.磨漿:將浸好的糯米用水磨細,磨成米漿。
4.壓去水分:將磨好的米漿瀝干甩去水分,成半干的漿塊狀,備用。
5.溶料:將油下入高速爐鍋中,放入白砂糖和紅糖,再放入適量水,持續加熱并攪拌,直至紅糖溶解成紅糖水。
6.揉料:按比例將半干的糯米漿放入溶解好的糖水中,在高速爐鍋旁輪番揉動,待漿團產生良好的糯性,加入適量蔥頭。
7.裝盤:將揉好后的瓜子糕倒進一個大鐵盤中等待冷卻后,裝盤,在瓜子糕上均勻撒上瓜子仁,即可完成。(記者 黃睿超 肖敏 李想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