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南安羅東鎮埔心村石埔岑二組上千平方米的空地上,新砌的排水溝沿地塊邊緣筆直延伸,平整后的紅土地在春日的陽光下泛著微光。
這片空地位于埔心村至高塘村的必經之路,曾是廢棄幾十年的舊磚窯廠,因長期無人管理,逐漸淪為村民散養雞鴨的露天養殖場,現場雜草叢生、蚊蠅肆虐。周邊村民對該空地進行環境提升的呼聲日益增高。
“去年10月,埔心村啟動項目整治工程,計劃將這片空地改造成集休閑、健身于一體的惠民公園。”埔心村村委會常務副主任黃炳章說。
“最難的是說服村民讓出‘自留地’。”黃炳章說,項目需整合石埔岑二組40余戶村民的零散地塊,部分地塊已經被用作菜地或禽舍。
“養了好幾年雞鴨了,憑啥說拆就拆?”就在村民不理解之際,村“兩委”組織網格員、村民代表多次入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當看到鄰村老人帶著孫輩在健身器材上嬉戲,村民們的思想也開始轉變。就這樣,去年年底,埔心村石埔岑二組40戶村民無償騰退土地,清運垃圾10多車,自發拆除多處雞鴨棚,推動了項目快速建設。
“今年1月,我們完成了公園項目的土地平整,2月完成了預埋排水溝系統建設,3月初開始進行項目招投標。”黃炳章介紹。
在泉州產權交易中心平臺上,埔心村公園建設項目招標書顯示:一期工程需建設2米高彩繪擋土墻及場地硬化,預算13萬元。
黃炳章說,項目一期完工后,村里將立即啟動二期工程建設,包括建設一座燈光籃球場,配備健身器材,修建停車場,種植花草樹木,安置石桌椅等設施。整個公園預計國慶節前完工。
“以前過年回家都繞道走,今年國慶要帶同事來公園吃燒烤。”在外地務工的“90后”黃女士笑著說。周邊也有不少村民正準備翻新閑置老宅,計劃改造成便利店和茶室。
埔心村黨總支書記黃鐘標表示,等紫藤花架爬滿彩繪擋土墻時,這里將成為埔心村石埔岑3個村民小組的“公共客廳”,推動和諧埔心村建設。(記者 黃俊濤 通訊員 蔡銘涓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