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胡歌、吳磊主演電影《不虛此行》發布“戲如人生”幕后特輯,在影片中,胡歌所飾演的落魄編劇聞善,因為只會寫普通人的故事,而不被認可陷入自我懷疑,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i型人”。
如同胡歌在特輯中表示:“我自己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一直都在困擾我,我也想通過演繹他,可以跟過去的自己能夠產生一個連結。”胡歌在特輯中坦言,自己也曾為親人寫過悼詞,而出演聞善也是為了“彌補自己的一些遺憾”。
編劇導演劉伽茵也在特輯中提到,《不虛此行》這個作品是為了抒發自己創作中的痛苦與生活中的難題,這些難題都體現在聞善身上。小尹讓聞善獲得了答案,而聞善也讓自己獲得了答案。在影片中吳磊所飾演的小尹,是聞善理想自我的投射,吳磊在采訪中表示,他這樣理解小尹這個人物:“小尹作為聞善內心的另一面,比起聞善內向的性格會更加外向一些、積極一點,更有勇氣一些。”
聞善在不斷傾聽委托人各自的人生故事后,逐漸意識到,每個平凡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可以站在舞臺中央。于是,他逐漸打開自己的心房,決定繼續用文字給這個世界一些治愈的力量。
9月9日,電影《不虛此行》在武漢舉辦“人間投影”主題路演,導演編劇劉伽茵、領銜主演胡歌,主演吳磊出席活動,與來自各行各業的現場觀眾暢聊電影創作的臺前幕后,主創好友彭于晏也隔空送上了祝福。有許多特別嘉賓也來到了武漢路演的現場,他們也和聞善一樣,是溝通生與死的”擺渡人”,常年與逝者“打交道”。
在看完《不虛此行》后,他們深受觸動,并發表了自己的感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表示:“在這個時代,這部電影讓大家都靜下心來,通過別人的經歷來思索人生。聞善看起來是‘i人’,但是他給予我們光明。”同樣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的周亦武表示:“這個劇本實際上也是寫我們所有人的人生,這是關于一個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電影,我們更了解死亡,就更了解如何過好我們的人生。”
來自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的法醫向琴琴認為:“真的像電影說的那樣,殯儀館是一個包容所有情緒的地方。之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想投入這個殯葬行業,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更能直面死亡。”自媒體博主“逝者如斯夫”將聞善比作”擺渡人”:“他是在渡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同時也是在渡自己。我覺得這個電影其實是很適合所有人來看的,因為在影片的多個故事里面,每個人都能夠收獲一些生活的體悟”。
長航公安局武漢分局的趙坤法醫認為:“胡歌老師非常準確地表演出了我們面對逝者家屬的心境,并且他的演繹是非常柔情的,這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也是對逝者家屬的一種慰藉。”
在電影《不虛此行》中,聞善作為“寫悼詞的人”,也在“用文字送大家最后一程”。在寫悼詞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委托人,包括為親人預約悼詞的王先生(黃磊 飾)、萬家兄妹(扈耀之、趙倩 飾);為離世網友討要說法的邵金穗(齊溪 飾);為同事約寫悼詞的創業者老陸(甘昀宸 飾);更有為自己預約悼詞服務的方阿姨(娜仁花 飾)。
而在聞善的成長路上,除了心靈陪伴的小尹(吳磊 飾),還有一路陪伴的老師(孫淳 飾)、在殯儀館工作的好友潘聰聰(白客 飾)和有故事的飼養員(楊慶生 飾)。在與大家的相遇中,聞善也逐漸接納了不完美的自我,認識到即便內耗常在,也要堅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