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樂隊》是最先定檔至國慶的華語電影之一,盡管此后《羞羞的鐵拳》強勢入局,但《縫紉機樂隊》仍然被廣泛看好,尤其是大規模點映后被看作至少是五部主流電影中的“前三甲”。
但《縫紉機樂隊》市場反轉,用時不到24小時。9月29日《縫紉機樂隊》拿下了36.9%的市場排片占比,是目前為止國慶檔所有電影中拿到過的最高排片占比,但同時11.2%的上座率也為國慶檔單日票房冠軍上座率最差。
次日,《縫紉機樂隊》的排片占比就排到了市場第五位,排片占比僅剩7.9%,單日票房僅為前一日的三成左右。首日奪冠后,《縫紉機樂隊》在五天里四天單日票房屈居第五位,單日排片占比無一突破10%。
當《羞羞的鐵拳》以5天8.6億的票房基本“鎖定”檔期冠軍時,當《追龍》豆瓣評分躍升至主流影片第一,被視為國慶檔頭號“黑馬”時,《縫紉機樂隊》盡管有貓眼9.3分的觀眾評分,但市場“分貝”已經越來越弱。
目前,《縫紉機樂隊》7天票房不足2億,僅為《羞羞的鐵拳》五分之一左右。模式相同、核心相似、又都有10級喜劇“打底”,為何大鵬此次“落敗”的如此慘淡?
“縫紉機”正面PK“鐵拳”,
“口碑生死戰”為何全面落?。?/p>
大鵬和開心麻花在銀幕的“首秀”都交出了10億級的漂亮成績單。2015年,暑期檔上映的《煎餅俠》狂攬11.63億,幫助大鵬順利轉型。而此后的國慶檔,開心麻花的《夏洛特煩惱》強勢逆襲,以14.42億的票房成績和豆瓣7.4分的“雙高”表現一舉打開了話劇轉戰電影的新大門。
由于當年喜劇綜藝大量井噴,《煎餅俠》集齊岳云鵬、宋小寶、潘斌龍、梁超、吳君如等諸多實力笑匠后,基本涵蓋了華語喜劇界最為頂尖的豪華陣容。此外還有柳巖、鄧超、尚格·云頓、羽泉、陳赫等明星,這樣的“全明星”主演無疑聚集了更多的關注目光。
但從實際的口碑表現來看,電影似乎并無法讓人滿意。此后,大鵬相繼出演了《我不是潘金蓮》、《擺渡人》、《西游:伏妖篇》、《父子雄兵》等電影,但除了《我不是潘金蓮》,其余作品在豆瓣評分上均為及格。除此之外,大鵬近年來在公眾面前露臉的機會并不多,當跨界成為綜藝節目“新潮流”時,大鵬的“隱身”無疑錯過了提高市場熱度最好的時機。
暑期檔與范偉、喬杉主演的《父子雄兵》無論是4.7分的豆瓣評分還是1.25億的票房表現,均難以讓人滿意。而《縫紉機樂隊》恰好是大鵬和喬杉的喜劇組合,這無疑讓很多人產生一種“錯位感”,將此前的糟糕口碑形成“天然聯想”。
大鵬的“先天口碑透支”不僅僅只是《煎餅俠》一部電影所致,而是大鵬近幾年在“口碑經營”上缺乏市場鋪墊所為。
反觀開心麻花,《夏洛特煩惱》的逆襲是建立在豆瓣7.4分的超高口碑上,盡管在這部電影大火后也出現了不少批評之聲,但次年推出的《驢得水》以當年華語院線電影豆瓣評分第一的強勢表現收官,無疑將開心麻花電影口碑推到了一個頂點。
除了電影外,開心麻花在各大綜藝節目上都表現強勢。其密集的笑點編排以及作品中較為理想的精神內涵,都圈粉無數?!缎咝叩蔫F拳》電影版,艾倫、馬麗、沈騰“鐵三角”的回歸無疑也讓市場期待值陡增。
所以從先天的“口碑生死戰”中《縫紉機樂隊》無疑大幅度落后。在上映后盡管電影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表現,但電影本身缺乏口碑發酵的市場熱點,所以在國慶檔基本上被《羞羞的鐵拳》全面壓制。
開心麻花的口碑經營恰恰是雙線發展。再加上《羞羞的鐵拳》本身就是開心麻花的冠軍級話劇IP,此前已經在核心受眾上贏得較高的口碑。
提檔首秀不佳致“后遺癥”,
反助“鐵拳”首日爆發?
今年國慶檔,映前的對戰似乎比正式上映后更加熱鬧。在國慶檔來臨之前,《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芳華》、《降魔傳》紛紛調檔,原因各不相同,但吸引了諸多目光。
在僅留的“種子選手”中,都進行了規模和聲勢極其浩大的“宣發大戰”。票補重出江湖、路演“針鋒相對”,就連在青島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都成為了國慶檔各大影片狙殺的“修羅場”。
在最后的“關鍵階段”,《羞羞的鐵拳》顯然以更高的市場關注度獲得了預售票房第一的傲人成績,雖然選擇了小幅度提檔,但總體上在9月30日還是有著非常出色的排片布局。
而《縫紉機樂隊》帶著突破9分大關的貓眼觀眾評分提檔至9月29日開畫,此后《空天獵》也選擇跟進,這樣在9月29日就形成了這兩部電影的提前廝殺。
但從實際的提檔表現來看,《縫紉機樂隊》排片占比多出《空天獵》一倍的情況下,上座率盡不及對手。最終雖然在單日票房上順利奪冠,但兩部電影的整體表現均不理想。
盡管《縫紉機樂隊》豆瓣6.9分的評分處于“合格水準”,但在9月30日有《羞羞的鐵拳》強硬入市的情況下,市場大規模“押寶”《羞羞的鐵拳》。而比較罕見的是,今年《英倫對決》、《追龍》背后都有主創大卡司、資本大巨頭“雙保險”,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上實力不俗,而《空天獵》由于是檔期內唯一一部重工業視效大片,又因為其主旋律的電影類型契合國慶檔的市場熱點,所以排片上也有一定的保證。
最終,《縫紉機樂隊》的市場排片占比從前一天的36.9%突然縮水至7.9%,排在五部主流電影的墊底位置。此后數日里,《縫紉機樂隊》都沒能在市場排片上有太大的起色。
小人物逆襲仍有市場,
“大鵬喜劇”是否還有未來?
從《煎餅俠》到《父子雄兵》再到如今的《縫紉機樂隊》,很多人將《縫紉機樂隊》票房縮水的主因歸結到小人物逆襲套路產生了嚴重的審美疲勞。
但《縫紉機樂隊》仍然有著不錯的口碑表現,《羞羞的鐵拳》同樣是小人物逆襲的“經典模板”,且在口碑上表現不俗。如今的華語喜劇,小人物逆襲仍然是喜劇類型的核心。其核心優勢在于笑點容易發散、在電影中可以增加友情、愛情、親情、勵志等多元精神母題,又可以與普通影迷充分產生情感共鳴。
但開心麻花在第三部仍然可以大殺四方,同為高口碑的《縫紉機樂隊》卻落得一個“叫好不叫座”,其本質在于大鵬式喜劇缺乏足夠的類型衍生。只能說如今《縫紉機樂隊》造成的尷尬局面,體現的是大鵬喜劇創作的“局限”。
從《煎餅俠》的拍電影到《父子雄兵》的辦葬禮,再到《縫紉機樂隊》的組樂隊,“換湯不換藥”的喜劇核心無疑讓影迷產生麻木情緒。再加上此類電影口碑整體不佳,讓許多影迷選擇“避而遠之”。
在《縫紉機樂隊》的主創搭配上,盡管大鵬不是主演,但仍然是絕對核心。喬杉、古力娜扎、李鴻其無論是市場口碑還是吸引力,都處于一個劣勢。而岳云鵬、宋小寶、劉小光、文松等“喜劇大咖”又和《煎餅俠》過分重疊,極容易讓影迷產生誤解。
大鵬式喜劇想要真正實現“逆襲”,除了在主創陣容上增加市場賣點外,在喜劇核心的創造力上同樣要下足功夫。開心麻花從《夏洛特煩惱》的青春片轉換到《驢得水》的諷刺喜劇再到《羞羞的鐵拳》帶有一些體育色彩的愛情喜劇,其強大的編劇團隊不僅僅在于充滿戲劇性的笑點營造,而是從題材、類型上的多維拓展。這無疑更容易激發觀眾的觀影興趣,盡管電影仍然是小人物逆襲,但弱化了電影的外在“印象”,電影本身的市場賣點被無限放大。
喜劇在熱門檔期里的類型優勢還在,《縫紉機樂隊》的電影質感提升也顯而易見。但等到下一部電影推出時,大鵬如何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影迷面前,才是其電影能否迎回市場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