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蕭寒回答觀眾問題
王津師傅
主創(chuàng)與觀眾大合影
主創(chuàng)與觀眾合影
由蕭寒執(zhí)導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將于12月16日全國上映。全國十二城巡回今天來到杭州,導演蕭寒、文物修復師王津、亓昊楠等出席現(xiàn)場活動。現(xiàn)場,導演蕭寒暢談“觀眾電影”的創(chuàng)作理念,要努力講好“人“的故事,還邀請了新老兩代“故宮男神”王津、亓昊楠路演首聚,暢談新技術為手工技藝傳承增光添彩,享受文物修復的慢生活。導演蕭寒攜電影回到杭州,現(xiàn)場觀眾觀影熱情高漲,電影感人畫面被觀眾贊“物哀之美”。
導演蕭寒談“觀眾電影”創(chuàng)作理念,觀眾用行動支持紀錄電影
活動現(xiàn)場,導演蕭寒暢談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記錄電影的創(chuàng)作理念,表示這“不是一部作者電影,而是一部觀眾電影。”在談到創(chuàng)作的努力方向時,導演蕭寒表示,要努力講好“人”的故事,“人”最本來的狀態(tài)和情感是最能打動人的。最后,導演蕭寒打趣著說道,每當B站的彈幕徹底糊住屏幕時,我就知道是王津師傅出來了,大家用自己的態(tài)度與主創(chuàng)完成了一部影片的創(chuàng)作。
在談到影片的拍攝過程有什么困難時,導演蕭寒表示,能允許攝制組進故宮拍攝就是解決了最大的困難。在被觀眾詢問“如何看待網(wǎng)絡爆款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遭遇的電影版滑鐵盧”,導演蕭寒說:“十二城巡演和眾籌點映是我們向觀眾誠意示好的方式,觀眾沒有讓我們失望,這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和支持,不但是我們,更是給予中國優(yōu)秀紀錄電影的。”
新老兩代“故宮男神”路演首聚,師徒二人話修復技藝傳承
杭州站是新老兩代“故宮男神”王津、亓昊楠首次同臺亮相,“故宮男神”王津談到“路演與文物修復工作的不同感受”時說,“兩個環(huán)境都讓人喜歡,但更想回到故宮里去修文物。”導演蕭寒在一旁補充道,“王津師傅私下給我講過,看來當明星也挺累的。”徒弟亓昊楠則表示,請大家放心,等師傅回故宮了,會把他照顧好,讓他有時間和體力修好更多更好的文物鐘表。
鐘表修復技藝是一種需要“手把手”教才可能掌握的傳承技藝,當有觀眾擔憂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可能威脅到修復技藝的傳承時,徒弟亓昊楠表示,所有的從業(yè)新人在第一年都必須用現(xiàn)代鐘表來學習,不斷手工操練,了解整個修表的流程和使用的手段,只有熟練掌握了手上的功夫才可能與高科技結合,新技術不過是為老底子增光添彩。在談到面對時代的變化,修復師的心態(tài)變化時,“故宮男神”王津表示,自己沒有受到過干擾,每當解決一個修復的難題時,會感到無與倫比的快樂。
導演蕭寒回故鄉(xiāng)表感念情懷,良好口碑引00后關注追捧
活動現(xiàn)場,氣氛活躍,不但有00后小觀眾發(fā)問“故宮男神”王津師傅,更有8歲的小男生上臺為新老兩位“故宮男神”王津、亓昊楠送上禮物,孩子的媽媽表示,孩子已經(jīng)看過很多遍劇集版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在來看電影之前還拉著自己又復習了一遍。
杭州是導演蕭寒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可以說是第二故鄉(xiāng),導演蕭寒在現(xiàn)場表達了對杭州的感念之情。現(xiàn)場觀眾也用對影片的喜愛給予導演支持,有觀眾表示,“電影的名字叫做《我在故宮修文物》,但對于我而言這是一次‘我在電影院修行’,仿佛自己進入了夢境,進入了修復師們的生活里,看著用時間來緙絲,用靜氣修繕文物。”“影片最后‘麻雀吃貓糧’的空鏡頭傳遞出的物哀之美好讓人感動,感謝導演奉獻如此走心的紀錄電影。”
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將于12月16日全國公映,作家綠妖參與撰稿、攝影師嚴明參與攝影、著名音樂人姚謙、歌手陳粒、音樂家黃裕翔參與電影音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