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片需要擴大培養自己的觀眾群,聯盟的成立,是最直接的刺激行為,當選擇觀看藝術片成為一種便利的娛方式后,會有一些此前不太了解藝術片但愿意嘗試欣賞藝術片的觀眾,從商業片那里分流一些過來。聯盟的成立,目的不是與商業片競爭,而是豐富市場,讓觀眾更多一些選擇。這就要求,已經參與和暫時還沒參與的院線,要厚待這個聯盟,不要擠壓它,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要把它當成一個長遠事業來做。
聯盟是否能夠走得長遠,還有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要解決片源問題。有人說聯盟成立后太好了,終于那些經典藝術片有了放映地點。指望經典電影來撐起聯盟,這太樂觀了,現在觀眾已經有了更多的渠道可以看到畫面高清的經典藝術片,比如正在風頭上的私人影院,以及許多家庭都擁有的家庭影院,雖然不排除有人還是愿意去影院把經典藝術片再看一遍,但這類觀眾畢竟還是少數。能夠滿足觀眾欣賞與社交欲望的,還應當是最新創作的藝術片。坦白說,國內每年生產的藝術片數量太少了,根本達不到支撐起整個聯盟放映需求的數字。如果沒有大量的新片填充,聯盟總會顯得有些活力不足。
按照聯盟的規劃,將來聯盟放映藝術片的銀幕將會達到3000塊,這已經算是一個不少的數字了,如果運轉狀況比較理想,它為中國電影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推動一些在商業片上有成就的導演,也有勇氣轉向藝術片,體會一下拍藝術片也能賺錢的感覺。當然,最直接受益的是藝術片創作群體,如果通過院線能夠收回成本或者盈利,這將會堅定一些創作者在電影藝術創作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信心。
目前中國電影處在增速放緩的時期,對國產片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聯盟的成立恰逢其時,表面上看是在為藝術片張目,實際上也是為整個電影產業做貢獻,藝術聯盟將會為中國電影的創作與未來市場,提供一次良好的轉型參考。當然,一切有關聯盟的樂觀想象,都建立在它能成功運營的基礎上,期待它好運,也希望倡導者能夠強有力地發展聯盟,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原標題:邁出艱難第一步藝術電影放映聯盟需要更多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