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破產重整企業——中恒通(福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內,一批工人依舊在緊張地忙生產。因中恒通明顯缺乏清償到期債務能力,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在處理該公司破產重組過程中,武平探索“清算式重整”新方式,確保“破產清算不停產、不停電”,以無縫對接式完成了重整,有效保障了資產保值增值和債權人利益,也穩定了120多名工人的就業。
這是武平縱深推進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該縣聚焦群眾所盼,堅持守初心、樹恒心、見真心、煉忠心,推動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
學習教育有實招
秋冬季節來臨,如何管理好百香果成為農民朋友們心頭的一件大事。要為種植戶解難題,武平縣百家姓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支書記劉星光將此事放在了心上。這不,他帶著黨員技術員走進太平村百香果種植示范基地,現場教授秋冬季節的黃金果田間管理技術。
為讓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該黨總支創新學習形式,堅持主題教育與五新技術培訓、田間地頭實訓、“星光講堂”大培訓相結合,真正讓每一個黨員成為一面飄揚的紅旗,每一個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戰斗堡壘,致力為百姓解難題、辦實事。
武平縣突出“三學三問”,創新學習方式和載體,以小蜜蜂宣講團、老教師宣講隊等送學上門形式,并采取“寄送資料助學”“掛鉤聯系幫學”“推送信息促學”方式,為外出黨員送上精神食糧,確保學習教育“不漏人、不掉隊”。
問需于民擔使命
當前,群眾最急最優最盼的問題有哪些,破題之路在哪里?
“走進基層全是辦法!”武平縣堅持從調查研究中找癥結、找思路。
針對當前武平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縣處級領導干部帶著調研課題,帶頭走進掛鉤鄉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集體經濟“薄弱村”,走進掛鉤重點產業項目和企業,走進掛鉤貧困戶、信訪矛盾戶,直接聯系服務基層、服務企業(項目)、服務黨員群眾。
目前已走進掛鉤重點產業項目和企業50余家,走訪掛鉤貧困戶1338戶、信訪矛盾戶21戶。通過調查研究,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基層突出的問題摸實在、搞清楚,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
“我們聚焦‘四對照四查找’,堅持邊學邊調研,邊檢視問題。”武平縣主題教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已收集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和信訪積案方面意見建議1304條,同時建臺賬、定清單,開展“干群談心說事”活動,及時回應群眾合理訴求。
“結合主題教育,全力保障項目龍龍鐵路施工無障礙。”十方鎮黨委書記藍啟銀將主題教育的新成效娓娓道來,武平縣積極推進“百日攻堅”大會戰,破解征地拆遷難題,推行村里發現問題、村里化解矛盾、村里產生辦法、村里總結經驗的“村里工作法”,目前“龍龍”鐵路征遷正緊張有序推進中。
破解難題顯擔當
主題教育開展得實不實,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武平縣聚焦群眾所需、所盼、所急,堅持邊學邊改,及時抓好問題整改——
圍繞專項整治8個方面重點問題,共查找出具體問題33個;圍繞群眾關切的問題已解決300個,其中組織全縣1633名黨員入戶走訪貧困戶,收集問題139個、解決問題138個,確保穩定脫貧;圍繞基層黨建存在問題,持續打造“紅土先鋒·紅耀武平”黨建品牌,抓好36個黨建示范點建設,消除39個“薄弱村”。
圍繞信訪積案問題,堅持信訪接待日制度和實行縣處級領導掛鉤信訪積案,17件信訪積案中10件已化解,7件正在化解。
圍繞企業發展問題,深入開展“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掛鉤領導干部走訪企業48家,走訪190人次,開展幫扶105次,收集問題115個,協調解決89個,正在協調解決26條。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針對僵尸企業、停產企業,武平縣實行縣領導掛鉤負責制,采取“一企一策”,通過改造提升一批、盤活重整一批、清算退出一批,成功處理7家僵尸企業、停產企業,最大限度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處置效率和效益。特別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該縣堅持問題導向,攻難點、疏堵點,奮力推進征地拆遷“百日攻堅大會戰”,確保主題教育見實效,為新時代武平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將以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武平林改和對捷文村群眾來信重要指示精神為動力,持續發揚林改首創精神和創城實踐精神,發揮縣處級黨員領導‘關鍵少數’示范作用。”武平縣委書記陳廈生表示,著力解決一批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記者 石芳 通訊員 王發祥 林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