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這封信訪舉報件所指出的問題線索,應該開展對其初核,你們按談話方式處置有待商榷……”在今年9月的問題線索研判會上,武平縣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負責人直指某鄉鎮紀委對線索研判不夠精準的問題。
監督執紀能力不足,案件質效達不到要求,怎樣提高基層紀檢干部的綜合業務能力,破解基層監督執紀能力欠缺問題?武平縣紀委監委在傳、幫、帶上再做文章,積極探索“1+2>3”執紀審查工作機制,即采取“1個紀檢監察室+若干個鄉鎮紀委+若干個派駐紀檢機構”的分片模式,通過捆綁辦信辦案,交叉監督檢查,共同審查把關等方式,提升履職本領。
“我們采取手把手指導、‘面對面’點撥的方式,對鄉鎮紀委和派駐機構進行現場指導,并要求紀檢監察室按照所聯系鄉鎮紀委和派駐機構工作職責,指導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干部看報表、看兩比(同比、環比)、看三量(總量、均量、增量)、看四數(結案數、辦案超期延期數、同級管理干部查處數、專項治理工作案件數),從中發現問題線索。”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武平縣紀委監委每月開展問題線索研判會,對各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組收到的各類問題線索進行指導分析研判,進一步提升基層紀檢組織對線索的研判能力。各紀檢監察室跟蹤督查對應協作片區線索處置情況,發現處置方式不當或調查工作不深入、不細致等問題,及時監督糾正,防止問題線索流失和“一刀切”式的簡單處置,避免出現適用不當、尺度不準、畸輕畸重現象。
與此同時,武平縣紀委要求各紀檢監察室對所掛鉤聯系的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機構信訪件調查、問題線索處置、“四種形態”、自辦案件情況進行認真盤點,對單查賬,分析存在問題,針對性提出整改要求,遇到疑難、復雜案件或困難時進行常態化參辦督辦,必要時采取提級辦理、異地交辦等方法,提高案件調查效率。
“在一系列的‘組合拳’推動下,武平縣基層紀檢干部的履職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基層監督執紀‘鐵拳’日漸發力,有力推動了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隊伍建設機制作用下,今年1至11月,武平縣17個鄉鎮完成自辦案件30件,實現鄉鎮自辦案件百分百,縣紀委7個派駐紀檢組也都實現自辦案件“零的突破”。(記者 曾燕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