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紫金礦業學院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正式簽署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2+2.5”本科雙學位合作辦學協議和“3+1+X”本科/研究生連讀合作辦學協議,持續深化與世界名校之間的合作交流。
作為全省第二批人才強縣試點及龍巖市首個省級產業人才聚集基地,近年來,上杭縣以優化人才發展的戰略布局為重點,打造“機制、引進、培養、使用、服務”人才工作新模式,積極探索出一條內陸山區縣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的新路子。針對區位劣勢和產業優勢,上杭建立起以“人才強縣”戰略為主的“1+N”的立體式政策體系,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萬元的人才專項工作經費,大力實施“五大人才工程”(高素質教育衛生人才引進培養工程、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培養工程、高端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工程、科技創業型企業家培養工程、金銅產業人才引進培養工程),緊緊圍繞金銅產業和建筑產業等重點產業發展需求,探索個性化方式精準引才,構建更加靈活開放的引才機制。
今年,上杭縣制定出臺了重點產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暫行辦法、引進重點產業人才“一事一議”實施辦法,對特殊人才的引進實行“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成功幫助紫金礦業引進2名高端金融和有色金屬業務人才。同時,該縣對引進培養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高端創新人才、科技創業型企業家,在省市縣獎勵扶持政策的基礎上配套獎勵,對落戶該縣創業創新的杰出人才、領軍人才、急需緊缺人才最高給予300萬~1700萬元的獎勵扶持。此外,該縣積極探索“人才+項目+資本”捆綁的市場運作模式,針對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對落地上杭的人才科技項目提供100萬~300萬元的股權投資。
據上杭縣委人才辦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成功引進了兩院院士6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4名,其他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3名,高層次人才規模在全省山區縣中位居前列,“我們還與國內外重點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這些措施,助力我縣加快打造省級金銅產業人才聚集基地”。
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上杭縣還大力實施本土人才培育計劃。據了解,該縣通過外派培訓、“訂單式”培養員工,引導企業加強同高校的產學研對接,去年初以來,共選派400多名企業人才到清華、廈大等高校學習培訓。同時,依托福州大學紫金學院、縣職業中專以及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建立銅加工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建筑人才培訓中心,累計培育重點產業技能型人才2300多名。
引進人才、培育人才,更要提供發展平臺,把智力轉化為生產力。為此,該縣依托已有的紫金礦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人才發展平臺,引導企業依托現有人才和科研平臺,積極承接各類研究課題,助推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目前,該縣擁有2個國家級、7個省級人才發展平臺,1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獨立研究機構5家,承擔了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25個,申報專利114件,每年創造經濟效益13億元以上。(記者 李凌生 通訊員 林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