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杭稔田鎮田農智能化溫控大棚生產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翻土,該項目負責人巫竹根告訴筆者,這里種植的番茄、四季豆等蔬菜剛銷售完畢。該項目是稔田鎮引進的現代農業生產項目,總投資1億元,占地500畝。目前,一期投資4000萬元,建設省定智能溫控大棚150畝。同樣,在總投資3.1億元的省級重點項目湖洋鎮鑫中合農場,這里引進種植的小番茄等高端農產品已供不應求,除了在市場和網絡上銷售,這家公司還與廈門航空、麥當勞、肯德基等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供銷合作關系。這幾年,像田農農業、鑫中合現代設施農業這樣的項目,在上杭逐漸多了起來。
作為第二批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生豬生產調出大縣、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縣、全國“三農”綜合保險發源地和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近年來,上杭縣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通過施行有力有效的強農惠農政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優化政策扶持,農業更有保障
對于現代農業如此重大的課題,做好區域的謀篇布局至關重要。經過長期調研,上杭縣立足現有基礎和發展需要,提出現代農業“三區一園”集中連片推進發展重點,輻射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即發展以古田為中心,輻射帶動古蛟片區高山生態農業發展區;以臨城為中心,輻射帶動郊區型休閑農業發展區;以稔田為中心,輻射帶動東南片區現代農業示范區;以臨城、蛟洋為中心,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園區。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為此,上杭把“三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縣財政每年投入近億元資金用于兌現強農惠農政策。針對農業經營主體擔保難、抵押難、貸款難等問題,上杭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專項擔保基金,由縣財政出資設立新型農業經濟組織貸款擔保基金200萬元、規模農業發展貸款擔保基金3600萬元、林權抵押保證金3000萬元和農業規模經營擔保貼息補助資金100萬元,為符合條件的、不同類型的龍頭企業、示范企業、家庭農場、職業農民提供不同標準和不同額度的免擔保措施。
據了解,僅2016年,上杭縣各類金融機構支農貸款余額達118.14億元、為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規模經營貸款貼息229戶100萬元,全縣農業各類抵押擔保貸款達21.04億元。該縣還在全國首推政企合作“三農”綜合保險,逐年加大農業保險力度,探索開展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提升農業保險的服務水平。
發展新型主體,農村更有干勁
“政策好了,我們扎根農村也更有信心了,我們將擴大水稻規模種植,并帶領更多農民參與進來。”在上杭中都鎮軍聯村聚勝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曉文、梁永英夫婦都是大學生返鄉青年,短短4年,種植水稻從最初不到百畝增加到目前的800多畝,讓他們過足了“農場主”的癮。
在惠農政策強有力的鼓勵和引導下,上杭現有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1572家,其中縣級示范家庭農場150家、市級示范農場25家、省級示范農場7家。此外,全縣現有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專業合作社有364個,其中被評為部級示范社3家、省級示范社13家、市級示范社29家。
為著力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上杭大力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扶持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農技推廣人員、農村大中專畢業生等從事現代農業建設。此外,還大力引進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華潤五豐、傲農集團、中農批、擎榮農產品加工等一批有規模、有競爭力的農產品龍頭企業落戶,華潤潤農食用菌、福萬家蜜餞制品加工實現竣工投產,擎榮檳榔芋、百香果加工生產規模持續擴大。
培育打響品牌,農產品更有知名度
為打響農業品牌,提升農產品效益,幫助農民增收,上杭縣把閩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鮮”發展扶助列入縣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扶持1—2個閩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鮮”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劉文榮是上杭臨城鎮土埔村杭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對縣里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深有感觸:“我們合作社規模種植蘿卜,采用傳統工藝進行精深加工,還注冊了蘿卜干商標,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據他介紹,合作社去年與廈門航空簽訂航食小菜采購合同,上杭蘿卜干小包裝系列產品成為廈航航食小菜食品,上個月他們再次與廈航簽約,進行長期合作。“小小蘿卜干,也開始飛上天啦!”劉文榮說。
如今,杭梅、上杭蘿卜干、上杭槐豬、通賢烏兔、“優創”茶油、“姜姑娘”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逐漸廣為人知。目前,上杭擁有地理標志有機農產品13個、綠色食品認證產品11個、無公害農產品51個、省著名商標16個、市知名商標22個、省名牌農產品7個。(通訊員 林斯乾 鄭嘉雯 黃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