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茄子收成后,接下來可再種西紅柿。”昨日,在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上坊村的安鄉現代農業園,村黨支部書記賴志鵬對前來指導工作的鄉干部說。他們邊察看茄子長勢,邊商討推廣農作物種植事宜。
安鄉現代農業園是我市唯一的國家級水稻新品種示范種植基地,如今這里不僅育煙苗、稻苗,還種植新品種果蔬,充分給力廬豐“煙稻N”四季輪作模式。作為產業發展較好的上坊村,當家人賴志鵬眼下想著如何借助土地同樣較平整但資源更多的中坊村、下坊村的優勢,進一步做好農業產業“示范化、市場化、產業化”文章,并期待加快推進安鄉片區中心村黨委建設,真正實現“跨村聯建”。
賴志鵬眼中的中心村黨委,去年11月已先在廬豐三豐片區成立。針對“弱村發展難、強村突破難”,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優勢互補”原則,廬豐畬族鄉黨委將豐樂、豐濟、豐康三個村劃入一個整體,成立上杭首個聯村黨組織——廬豐畬族鄉中心村黨委,通過集中統籌、一體聯動,妥善解決14個問題,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00余萬元。這就是“發展共謀,組織聯建聚合力”,是廬豐為促進鄉村振興而實行的“四共四聯”內容之一。
圍繞推深做實“跨村聯建”,近年來,該鄉還著眼“平臺共創,市場聯農助振興”,充分發揮安鄉現代農業園作用,實施30余個國家、省級農業新品種示范項目,并通過中心村黨委與煙草專賣局合作、培育市級龍頭企業、引進生產加工企業,創新建立“政策入股+項目入股+固定資產入股+投資分紅”的村企共建模式;牽頭組建“畬民福”聯合社,實現“小群體”“弱群體”與“大龍頭”“大市場”有效連接。同時,在“百姓共富,產業聯動促發展”上下功夫,由中心村黨委聯合“畬民福”“金花茶”“春生”“三豐煙葉”等合作社和“畬鄉米業”公司等,著力打造農產品廬豐區域公用品牌,并啟動建設融合品牌帶動、電商直播、農旅融合等形態的“共富工坊”;圍繞“成果共享,鄉村聯治提效能”,探索推行群眾“全過程參與”共建共享機制,其中以麻子壩圍屋為中心,實施土地連片整治,打造萬畝田園風光示范帶,相關做法入選今年全省鄉村振興“五個美麗”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紅領畬鄉 同心共富’主題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富產業提質增效’主線,更好走出一條市場化的鄉村振興新路!”廬豐畬族鄉黨委書記鐘加樟表示。
(融媒體記者 范波 莫志強 通訊員 郭曉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