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太陽電纜(龍巖)有限公司低壓電纜千伏生產線車間看到,工作人員在各個崗位上有序操作機器及設備。“累計完成投資約1.4億元,項目一期已取得低壓電纜產品生產許可證,低壓生產線已竣工投產,一年能有逾7億元產值,正常生產能實現稅收上千萬元。中壓生產許可證已于9月9日取得,10月初通過省市場監管局驗收,正在進行市場推廣。”太陽電纜技術中心副主任何立中表示。
新羅太陽環保型電纜生產項目是2022年省重點項目,計劃投資5.7億元,新上全自動生產線43條。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鋼芯鋁絞線3000噸和環保型電纜、架空絕緣導線、高壓電纜等13萬公里的生產能力,年營業收入達24億元。
長期以來,龍巖把實體經濟作為立市之本,培育發展“5+N”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形成有色金屬、文旅康養、機械裝備、建筑業等千億級產業。紫金礦業入選世界500強,龍凈環保、龍工集團、龍馬環衛等一批“龍字號”龍頭企業持續做強做大。
同時,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招商機制,一大批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加速落地龍巖,福建龍鋼、力隆氨綸、新安阻燃劑、新能源乘用車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地實施,紫金銅業銅冶煉技改、龍馬高端環衛裝備車輛、龍凈智慧環保、常青三元前驅體、時代思康等帶動性強的高端項目建成投產,有力拉動了老區經濟高速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龍巖地區生產總值連跨2000億元、3000億元兩個臺階,年均增長8.2%,人均GDP達到11.3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2%,高于經濟增速。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國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前兩名。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龍巖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三提三效”決策部署,提出老區發展根本要靠“自身骨頭長肉”,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圍繞打造閩粵贛邊區域先進制造業中心、物流和供應鏈中心,深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五比一看”競賽活動,堅持全面落實“鏈長+鏈主”雙鏈驅動機制,深入開展一月一簽約、每月開竣工“互比互看”和“千名干部掛千企”、“企業接待日”、“手拉手”供需對接等活動,并于7月下旬啟動“喜迎二十大 沖刺下半年”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戰役,在全力抓好1106個重點項目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攻堅160個重大項目,突出抓好十大重點工程項目,全力推進一批謀發展、利長遠、強基礎、惠民生的大項目、好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創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新局面。
號角已吹響,奮斗正當時。新羅區銀雁新城、永定區文秀數字智造產業園、上杭縣蛟洋工業區、武平縣新型顯示產業園……整個閩西大地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新龍馬新能源乘用車重組改造項目列入2022年省重點技改項目,產線改造項目一期EPC招標方案定稿;福建龍鋼智能化鋼鐵示范項目完成煉鐵鼓風機站鋼結構安裝、燒結電除塵主體安裝、煉鋼轉爐爐殼拼裝和焊接等施工,220千伏變電站完成送電工作;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龍巖市第一醫院分院綜合院區建設項目正進行概念性方案設計和立項審批工作……捷報頻傳成為當地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戰役最好的注腳。
數據顯示,1—9月,龍巖市160個重點攻堅項目完成投資333.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94.4%。其中,100個重點攻堅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23.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1.7%,十大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投資8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37.4%。今年上半年,龍巖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7%,居全省第3位……加快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龍巖不斷邁出新步伐。(記者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