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沿著連城縣縣道X661清新線(宣和鄉旅游公路),來到宣和鄉培田古村落,只見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古街穿行、古宅流連,飽覽被譽為“民間故宮”的獨特風采;在村口的百花農家,游客們在品嘗客家美食、選購連城特產。“‘四好農村路’為我們鋪就了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坦途。”培田村黨支部書記吳載揚介紹說。
過去,由于道路、交通不暢,培田古村落藏在深山人未知,游客寥寥,村民守著寶藏受窮。近年來,隨著X661清新線的開通,并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路創建工作,到培田古村落的游客以及自駕游逐年增長,2019年共接待游客30萬人次。該村也以此為契機,黨員帶頭示范,帶領村民、幫扶貧困戶開家庭旅館、經營農家樂、加工土特產、發展生態種養,在鄉村旅游產業鏈上實現脫貧致富。據悉,百花農家通過接待游客用餐、銷售土特產,年營收超過100萬元,并帶動3戶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現在道路更安全、美觀、舒適,我們開車也舒心了。”在連城城區至宣和培田線上跑了5年的公交車駕駛員周宗庸對宣和鄉交通條件的改善深有感觸。2018年以來,連城交通部門在投資5208萬元建設X661清新線的基礎上,按照“四好農村路”即“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要求,再投入1000多萬元實施示范路改造提升。沿線在旅游道路綠化基礎上,利用原有棄土場,多征用地、邊坡進行景觀布置,綠化補植,鋪植草皮。同時對沿線路容進行普修,完善沿線標志牌,形成“一條大道,兩路風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常年潔美”的暢、安、潔、優的公路景觀。
割草、剪枝、撿垃圾……由黨員志愿者、道路專管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忙著對X661清新線進行管護。“四好”路上黨旗紅。連城交通運輸局結合“三聯三推”機制(聯系黨委,推進制度建設;聯系支部,推進陣地建設;聯系掛點,推進隊伍建設),建立局機關黨支部與沿線村黨支部黨員結對掛點制度,結對認領一段路,樹立共建、共創“路樁”,形成以村為“點”、以路為“線”、以黨員為“樁”,以點串線,編織黨建帶動全體黨員參與的共建、共創網,每月扎實開展共建、共創服務活動,發揮示范作用,引領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四好農村路”建設,有效提高愛路護路意識。
如何把農村公路運營好?連城縣推進“交通+快遞”扶貧工程,投資323萬元在宣和鄉試點建設農村客運、農村物流、郵政、快遞、電商、供銷等“一站多能”的綜合運輸服務站,有效改善當地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極大方便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提高群眾滿意度。
“我們村民加工種植的瓜子、姜糖、百香果通過電商、微商銷往全國各地,供不應求。”培田村村民周雪梅高興地說。宣和鄉以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為中轉節點,對百香果、生姜、雪薯、富硒大米、中草藥等農副產品,依托電商、快遞等龍頭企業優勢,整合鄉村物流配送服務需求和物流資源,實現物流的集中處理和共同配送,全面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助力農民增收、穩定脫貧,助推鄉村振興。2019年,宣和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21元,增長11%。(通訊員 黃水林 黃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