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2P平臺鑫利源在其官網公然發布跑路公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跑路者如此堂而皇之,反映出在為大眾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P2P行業發展存在準入門檻低、違法成本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校玻芯W絡借貸的發展迅猛,為百姓投資理財和小微企業融資開辟了新渠道,成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P2P的本質是普惠金融,其創新應該體現在真正去服務那些沒有被傳統機構所覆蓋的群體,成為國家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如果只是獲得快錢,缺乏應有的核心競爭力,將來一定會被市場擠壓,甚至淘汰。”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驅動效益已經顯現,很好地發揮了鯰魚效應,“攪活”了金融之水。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問題平臺達1078家,其中跑路的占比為42.55%,停業的占29.79%。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14.2萬人,涉及貸款余額79.1億元。
專家表示,由于行業門檻低,各路資本紛紛入圍,整個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機構的專業水準、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明顯不足,甚至有的網貸平臺本身就只是為圈錢而生。
與傳統金融行業一樣,風控是互聯網金融的命脈。“中國征信滲透率遠低于美國,國內仍有10億人游離于央行征信體系之外,且央行征信系統尚未對互聯網金融企業開放,這是目前整個行業在風控方面面臨的重大難題。”拍拍貸首席風險官章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