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情報機構在當地時間1月9日公布四年一度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內部及外部發生沖突的風險大增,其程度將為冷戰終結以來從未有過。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月9日報道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9日發表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二戰后建立起的全球秩序逐漸失序,迅速強勢增長的民族主義等因素,導致未來五年沖突風險大增。這一沖突風險不僅將可能發生在美國以外,也可能影響到美國國內,風險程度之高超過冷戰結束以后任何時期。
據報道,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在名為《全球趨勢:進步的悖論》的報告中寫到,上述趨勢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匯集起來,通過改變權力的性質,損害全球格局的基礎,從而使得政府管理和全球合作變得非常困難。
9日公布的報告書是四年一度公布的系列報告中的一部分。報告在結論中勾勒出一批可能使不遠的未來變得黯淡并且困難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越來越具有挑釁性”的俄羅斯和中國、地區沖突、恐怖主義、收入不平等持續增加以及氣候變化問題。
報道指出,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認為,恐怖主義威脅將在未來十年增加,因為眾多的小團伙及個人將利用“新的觀念、新的技術以及新的關系”擴展恐怖活動。報告強調,一個“自我封閉的西方”,一種人權觀念削弱的姿態,以及一些預防沖突機制將會鼓勵中國和俄羅斯這些國家挑戰美國的影響力。
該報告雖然不認為美國將面臨的上述沖突會導致一場公開爆發的戰爭,但會帶來出現巨大判斷錯誤的風險。報告稱,“過分信任物質力量可以控制,會導致國家間發生沖突的危險升級”。這種沖突的風險水平將是冷戰結束以后從未見過的。報告指出,國家間價值觀與利益的區別,以及尋求地區控制權,將助長“一個爭奪勢力范圍的世界”。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曾在2016年發表講話強調,中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繼續致力于發展強勁持久的中美關系,并與國際社會一道,建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型國際關系。【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