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美日兩國政府首腦自珍珠港遭襲后首次聯袂參觀珍珠港海軍基地。”日方幕僚表示,安倍將為遇難者祈禱,但不會道歉。這也將是奧巴馬離任前美日兩國最后一次首腦會議。
《金融時報》27日稱,訪問珍珠港,使得安倍可以向多個利益相關方——美國老兵、日本的鄰國以及日本民眾——傳達正確的信息。“毫無疑問,當安倍與奧巴馬并肩站在日本1941年襲擊珍珠港的現場時,他將展現出具有深遠意義的和解姿態。無論他的戰略意圖是什么,此舉都是正確行為。”文章同時表示,首先日本必須趕走“昔日的心魔”,“安倍若能在珍珠港鞠躬,將是向這個方向邁出的積極一步。”
《紐約時報》26日稱,5年前,安倍在出訪夏威夷時還刻意與珍珠港保持著距離,如今,安倍是專程來訪問日本突襲過的美國海軍基地。“這是一個跡象,顯示日本輿論出現了多么大的變化”。文章稱,日本對待二戰歷史的態度充滿糾結,突襲珍珠港一直被日本描述成一個“無法避免的悲劇”,由于國內強大勢力的阻撓,日本領導人憑吊珍珠港也是非常罕見的。
日本TBS電視臺27日發回現場報道稱:“75年前,這里遭遇了舊日本軍隊的奇襲,日美開戰。這個海灣里矗立的白色設施就是亞利桑那紀念館。在這下面,現在仍然和被擊沉的戰艦亞里桑那號一起,埋葬著超過900名士兵的遺骨。”報道稱,安倍在訪問亞利桑那紀念館后,將和奧巴馬發表共同聲明,發出日美和解的價值和“不戰”誓約。《讀賣新聞》稱,安倍已經確定在感言中把日美關系定位為“希望的同盟”,向世界訴求“和解的力量”。安倍會對珍珠港事件遇難者表示哀悼,但直接謝罪和反省的詞句不會被寫入感言。報道稱,今年5月奧巴馬訪問廣島時,也沒有在發表感言時對投下原子彈表示謝罪。
美國《華盛頓郵報》26日稱,安倍此行是亞太邁向和解的又一步,盡管此舉不會令韓國和中國滿足,他們要求日本正式就二戰時的暴行道歉。【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