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俄羅斯總統普京訪日而被期待有所進展的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領土問題,雖然本月中旬的日俄首腦會談上雙方就啟動有關共同經濟活動的磋商達成了協議,但領土歸還并未取得清晰可見的進展。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結束后的記者會上,普京提到了俄羅斯在國家安全層面的擔憂。顯然,撇開軍事性視角就無法解決領土問題。熟悉俄安全問題的日本專家、防衛研究所地域研究部部長兵頭慎治近日接受了日本共同社的采訪,分析了此次日俄首腦會談的結果。
據共同社28日報道,本月16日,普京在與安倍的聯合記者會上談到了存在《美日安保條約》以及有必要確保以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為基地的俄太平洋艦隊艦船進入太平洋的通道。兵頭指出:“普京此言指的是國后水道。”
國后水道位于國后島和擇捉島之間,水深超過400米。俄羅斯在堪察加半島與薩哈林環繞的鄂霍次克海平時就有搭載核導彈的核潛艇航行,執行可反擊美國核攻擊的機制。這些核潛艇的通道便是國后水道。
1956年《日蘇共同宣言》寫明兩國締結和平條約后,將向日本移交色丹和齒舞兩島。兵頭解釋稱:“普京明確地暗示了由于存在國后水道,大的(國后島和擇捉島)難以歸還。普京似乎希望在《共同宣言》的界線內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