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三千五百名現役軍人,但瑞士的軍力不容小覷
瑞士位于歐洲中南部,面積不足4.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20萬人,與德、法、意、奧等國家接壤,屬多山內陸型國家。境內平均海拔1350米,有著“歐洲屋脊”的美稱,同時瑞士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歐洲的南北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
瑞士《聯邦憲法》規定,聯邦委員會是國防最高決策機構,國家元首是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瑞士武裝力量由民兵現役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和準軍事部隊三部分組成,現役部隊分為陸軍、空軍兩個軍種。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平時,聯邦委員會通過總參謀部和聯邦國防民防體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戰時,由聯邦委員會提名,經聯邦議會核準任命一名上將為總司令,統一指揮全軍作戰。
歷史上,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瑞士也是在戰亂與殺戮中逐步成長起來的國家。自公元前70年開始,瑞士先后遭受日耳曼人、羅馬帝國和法蘭克王國的統治,長期的戰亂使瑞士人意識到,面對復雜的周邊環境,在對外關系上只有睦鄰友好,保持中立,才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基于以上考慮,瑞士提出了“和平時期避免戰爭危險、不卷入爭端、不結盟、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軍事安全體系,以自身軍事力量保衛國家的政策”。并在1815年頒布了第一部國家憲法,將“全民皆兵”“武裝中立”正式確立為基本國防政策。這使其在之后歐洲列強的爭霸中能夠獨善其身,免遭兩次世界大戰的涂炭,從而贏得了200多年的和平發展期,該政策一直延續至今。
1971年,瑞士從自身實力和國際環境的變化出發,制定了“總體防御”的軍事戰略,并將其形象地稱為“刺猬戰略”。他們認為刺猬不會主動進攻,但遭到侵犯時,可以憑借長滿刺的特性免受傷害。瑞士雖然保持中立,但和平是要建立在隨時準備打仗基礎之上的,為確保自身安全,瑞士也必須要擁有像刺猬一樣威懾對手的能力,通過“全民皆兵”的方法,建立和保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