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菲總統宣布接受與中國的武器協議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在記者會上回應說,已看到相關報道,“隨著中菲關系的改善,中方愿同菲方恢復并加強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美國世界新聞網引述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資料稱,從1951年開始,美國就占菲律賓武器進口的75%,俄羅斯與中國還未提供過武器給菲律賓。或許正因為這樣,美國《國家利益》用“跨過命運的盧比孔河”評論杜特爾特加強該國與中俄關系并擴大到防務領域。這一典故源于公元前49年,凱撒破除將領不得帶兵渡過盧比孔河的禁忌,帶兵進軍羅馬與龐培展開內戰,并最終獲勝。在西方,這句流行語通常代表的意思是“破釜沉舟”。
對菲律賓表示希望從中國購買武器,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學者胡逸山對香港《南華早報》稱,杜特爾特是利用美國對抗中國,也是利用中國對抗美國,希望為菲律賓獲取最大利益。在這一背景下,他就可以對美國更“嚴厲”“更多姿多彩(colourful——杜特爾特曾公開罵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婊子養的’,奧巴馬就此回應媒體時稱菲律賓總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人”,編者注),美國在回應他時可能因此更為克制”。報道引述一名中國專家的話說,如果缺乏相互信任的話,中國可能不會向菲律賓賣武器,假如菲律賓使用中國軍備對付中國那將是一種尷尬。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菲關系轉圜,這筆交易說明兩國關系到了一定水平,不過,還要看是什么武器,如果像中國向巴基斯坦和一些非洲國家出售護衛艦和其他武器一樣,才可能說明雙方在安全、政治領域達到較高水平。而且,從深層次的軍事領域合作看,特別是殺傷型武器,菲律賓還受制于《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等條約的限制。他認為,不排除菲律賓方面在有意做給美國看。
杜特爾特今年6月30日就職之前,時任總統阿基諾三世充當美國“重返亞太”政策的東南亞急先鋒,大大加劇了南海緊張,杜特爾特上臺后,中菲合力扭轉了這一危險勢頭。過去幾個月來,杜特爾特因國內反毒運動與美國幾乎撕破臉,多次表示將加強與中俄合作,乃至從中俄購買武器。這次軍購,被視為菲中關系進一步改善的又一個信號。
【環球時報駐菲律賓、新加坡記者 王曉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林鵬飛 汪析 柳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