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適應軍官職業化的新要求
轉變思想觀念。軍官職業化是現代軍隊建設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對軍官個人成長路徑、發展模式的全新升級。面對這種轉變,如果思想還停留在昨天,穿新鞋走老路,必然會遭遇職業發展的瓶頸。要轉變“進保險箱”觀念,既要看到軍官職業化可以長期服役、穩定工作,更要看到是對軍官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全新要求,我們面對的是高門檻高素質的挑戰。要轉變“熬年頭等位置”觀念,看到軍官職業化追求的是生機活力、強調的是能力本位,必須拼搏進取、自我加壓。要轉變“單純職業”觀念,職業軍官從事的是一項關乎國家安全、人民福祉的神圣事業,必須始終盯著戰場、專注打仗,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提升專業素養。實行軍官職業化,講的是專業、靠的是素質、比的是本事。翻開首屆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風采錄,從血性擔當礪就空中尖刀的新一代空軍飛行員王玉林,到情系強軍夢傾心鑄利劍的導彈專家譚清泉,從矢志強軍逐夢深藍的“時代楷模”海軍372潛艇官兵群體,到為鐵甲插上信息化翅膀的新型指揮員滿廣志等,無不是立足戰位精研苦練,成為本專業本領域“王牌”和精英。素質保鮮比顏值保鮮更重要,能力升級比待遇升級更緊迫。我們要積極適應軍官職業化新要求,堅持專業立身、精武強能、追求卓越,練就過硬本領。
珍惜發展機會。軍官職業化條件下,組織充分尊重和維護每個軍官的發展權益,為每個軍官提供公平的培訓、交流、晉升機會。我們要根據組織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和目標,立足個人能力素質現狀,找準自身發展定位,科學規劃、練好內功,使個人發展與組織規劃、能力素質與崗位需要相契合,更好地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實踐,把個人成長與實現強軍夢緊密結合起來。
●知識鏈接
我軍軍官分類的歷史沿革
1955年2月,我軍第一部《軍官服役條例》把軍官按照業務性質分為:指揮軍官、政治軍官、技術軍官、軍需軍官、軍醫軍官、獸醫軍官、軍法軍官、行政軍官八類。
1988年9月,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現役軍官服役條例》把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后勤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200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把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后勤軍官、裝備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要論選讀
《習近平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摘編》第67-83頁,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編印,解放軍出版社,2016年4月。
相關閱讀
《打造沒有圍墻的“聯合作戰學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之際關于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新聞調查與思考》,《解放軍報》,2016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