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房分房里的“風氣算式”
——東海艦隊做好清房分房工作紀實
清房,認定的610套違規住房全部清退;分房,866套房源公正透明地分到官兵手上。近日,東海艦隊駐滬部隊部分官兵喜遷新居。
從去年開始,東海艦隊開展部隊違規住房清理活動。駐滬地區部隊住房既有公寓房、經適房、房改房,又有置換房、外售房、動遷房;住用人員既有領導干部、老同志、復轉人員、部隊職工,又有干部親屬子女和其他地方人員。經幾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歷史遺留問題多,清退工作特別復雜。艦隊黨委創新改進工作方式,著力把分房這件官兵熱切期盼的大事辦實辦好,贏得了官兵點贊。
年過八旬的某部職工張老體弱多病,兒子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女兒收入微薄。一家四口分住2套不同地段的一居室公寓房近30年。清房工作開始后,依據政策規定,張老必須騰退一套住房。老人1993年退休,所在單位多次調整轉隸,現已移交至外單位,情況頗為復雜。
清房辦工作人員輾轉10余個單位,歷經3個月翻閱了上萬頁檔案資料,追溯倒查數十年的歷史資料,為落實張老的職級待遇提供了準確有力的佐證。在此基礎上,他們報請上級批準,將張老家庭“騰退住房”的處理意見變更為“調整住用”,將兩套一居室住房調整為一套符合其職級待遇的三居室住房。
這次駐滬地區部隊清房,東海艦隊逐一排查,徹底摸清了住房住用底數,并建立起綜合督導材料、專項核查情況、特殊情況說明等7類資料庫,實現每套住房信息齊整完備、清晰見底。
為確保清退后的住房分配公開公正公平,他們出臺《東海艦隊上海地區住房分配實施方案》等,詳細規范選房順序、分配流程、時間安排、手續材料,申請人員對看房、選房、入住等環節一看就懂。艦隊先后組織3輪公示,其間共收到5類79條意見建議和問題反映,全部拿出處理意見,并及時進行反饋答復。
去年4月,一名老干部進入干休所安置時,將本應上交的50平方米公寓房留給了兒子。這套住房屬違規多占住房,必須清退。但這名老干部的兒子居住此房20多年,全家靠低保維持生活。清房辦人員第一時間聯系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門,幫他申請到一套廉租房。
做好住房騰退后的“下篇文章”,是真情解難的實際舉措。有的工作人員在自己家里騰出空間,讓特別困難的清退對象過渡居住;有的借錢給生活困難的清房對象,讓他們按規定上交出售違規住房所得收益……
為做好清房工作,一些干部主動召開家庭會議,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有的老干部不忘本色,不但自己主動配合清退,還積極當起了清房政策宣講員,動員身邊的老戰友、老同事支持組織的決定……
“絕不能出現鳩占鵲巢的情況。”清房工作中,東海艦隊清房辦工作人員夜以繼日,一套一套分析、一戶一戶清退,許多問題被查清查實,許多積弊得到有效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某部清房排查時,發現某轉業干部在填報配偶信息時,在工作單位這一欄中填寫了“失業”,在住房一欄中填寫了“無”。一旦填寫失業,如何對其所屬單位進行函調?又怎么能核實其無房的真實性?
工作人員依法通過住房信息管理系統反查房主信息,了解到其家屬有單位、有工作。在證據信息面前,該轉業干部最終承認其妻已分配了一套公寓住房。最后,違規住房被順利清退。
艦隊清房辦根據上級政策規定,邀請相關專家集中會審完善《軍隊住房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逐戶逐套建立住房信息檔案,實時更新信息數據,建立動態分級監管機制,全面抓好信息校驗和篩選比對等工作。如今,艦隊還建立聯合管控制度機制,下發《艦隊上海地區公寓住房管理暫行規定》,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對發現的違規住房問題,采取組織、行政和法律手段嚴肅處理,確保違規占房情況不“回潮”。(楊 耀 周小舟 本報特約記者 方立華)
(《解放軍報》2016年12月06日 05版)